法制半夏

《聖濟總錄》卷六十四: 法制半夏

配方組成

半夏半斤(湯洗49遍,用法酒2升浸1日,焙乾),白礬4兩,丁香皮(為末)3兩,草豆蔻(去皮為末)2兩半。

功效主治

冷痰、一切諸痰。

炮製方法

上同入酒內浸,春、夏7日,秋、冬半月,候日滿,只取半夏,於溫湯內浴過焙乾。

使用方法

每服3-5粒,嚼用臘茶送下,或酒亦得,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六十四。

《醫燈續焰》卷五: 法制半夏

配方組成

半夏(揀大者)5斤,明礬1斤4兩(搗碎),生薑1斤4兩(搗碎)。

功效主治

一切痰嗽,或嘔吐冷飲酸水,風痰痰癖,胸膈痞悶,喘促。

炮製方法

上用泉水共浸7日,擦去半夏皮,加樸消2斤8兩,換水浸7日;加豬牙皂角(切片)1斤4兩,浸7日;此後用泉水,每日一換,至49日,撈起曬乾,為末。

使用方法

每用2錢,煎蘿蔔湯調下。小兒量減之。

方劑來源出處

《醫燈續焰》卷五。

《回春》卷二: 法制半夏

配方組成

大半夏1斤(石灰1斤,滾水7-8碗入盆內,攪晾冷,澄清去滓,將半夏入盆內,手攪之,日曬夜露7日足,撈出,井花水洗淨3-4次,泡3日,每日換水3次,撈起控幹。用白礬8兩,皮硝1斤,滾水7-8碗,將礬、硝共入盆內,攪晾溫,將半夏入內浸7日,日曬夜露,日足取出,清水洗3-4次,泡3日,每日換水3次,日足取出,控幹入藥),甘草4兩,南薄荷4兩,丁香5錢,白豆蔻3錢,沉香1錢,枳實3錢,木香3錢,川芎3錢,陳皮5錢,肉桂3錢,枳殼5錢,五味子5錢,青皮5錢,砂仁5錢。

功效主治

壯人痰火有餘之症。痰飲、痰厥、寒痰嘔惡,冷哮、肝胃厥氣,久瘧,小兒寒閉,酒溼,痰迷痴癲,寒溼疝氣。

炮製方法

甘草等14味切片,滾水15碗晾溫,將半夏同藥共入盆內泡14日,日曬夜露,攪之,日足取出藥,與半夏用白布包住,放在熱坑,用器皿扣住3炷香時,藥與半夏分胎,半夏子收用。

使用方法

有痰火者,服之1日,大便出似魚膠,1宿盡除痰根,永不生也。

方劑來源出處

《回春》卷二。

《御藥院方》卷五: 法制半夏

配方組成

半夏1兩(湯洗7次,去其涎水)。

功效主治

咳嗽。

炮製方法

用生薑1兩取自然汁,銀石器內用文武火同熬,汁盡為度。

使用方法

每服嚼1粒,食後生薑湯下;含化亦得。

方劑來源出處

《御藥院方》卷五。

《遵生八箋》卷十三: 法制半夏

配方組成

半夏8兩(圓白者,切2片),晉州絳礬4兩,丁皮3兩,草豆蔻2兩,生薑5兩(切成片)。

炮製方法

半夏洗去滑,焙乾;後3味粗銼,以大口瓶盛生薑片,前藥一處用好酒3升浸,春、夏21日,秋冬1月,卻取出半夏,水洗,焙乾,餘藥不用。

使用方法

每服1-2枚,細嚼,不拘時候。服至半月,咽喉自然甘香。

方劑來源出處

《遵生八箋》卷十三。

《醫學入門》卷七: 法制半夏

配方組成

半夏1斤,明礬6兩,硝石4兩。

使用方法

先將礬硝煮水6碗,卻將半夏先以水洗淨,入藥水內浸3宿,又取入清水內浸7日,取出切片,加薄荷4兩,甘草2兩任用。

方劑來源出處

《醫學入門》卷七。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