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殭蠶(炒去絲咀)、當歸(去蘆,洗淨)各等分。
小兒小便赤澀不通;亦治血淋、砂淋。
上為細末。
每服半錢或1錢,煎車前子湯調下;若砂淋者,煎羊蹄草湯調下,不拘時候。
《衛生總微》卷十六。
殭蠶半兩,羌活1兩,麝香半錢。
小兒中風,不語失音,關膈不通,精神昏憒。
上為末。
二歲兒每服半錢,薑汁少許調和,沸湯浸服;又以菖蒲末於舌根上頻用之。
《玉機微義》卷五十。
殭蠶2錢(湯淨),半夏1錢,防風1錢,前胡1錢,荊芥1錢,桔梗1錢,葛根1錢,枳殼1錢,玄參1錢,薄荷1錢,大力子1錢半(焙),甘草3分,生薑1片。
喉風。
水煎服。
《醫徹》卷三。
白殭蠶3枚,枯礬1分。
纏喉風,一切喉痺急危。
上為散。
每服1錢匕,生薑,蜜水調下,細呷。
《聖濟總錄》卷一二二。
白殭蠶(炒去絲)40枚,斑蝥20枚(全者,生用),膩粉1錢。
一切新幹溼癬。
上為細末。
乾癬用生油調塗,溼癬只幹揩貼之。並候黃水出,及數數癢痛,永除根本,亦無瘢痕。
《聖濟總錄》卷一三七。
白殭蠶(直者,炒)。
上為散。
每服1錢匕,粥飲調下。吐出毒,愈。
《聖濟總錄》卷一四六。
殭蠶1條,馬勃拳大者(瓦上揩成末),白礬皂子大(生),天南星1個(炮)。
喉閉。
上為末。
大人每服1錢,小兒每服半錢,生薑自然汁調下。
《普濟方》卷六十引《仁存方》。
殭蠶、藁本、白芷各等分。
風壅牙疼。
上為細末。
每以少許揩牙疼處,用鹽水灌漱。
《普濟方》卷六十九。
白殭蠶1枚(微炒),蛜(蟲祁)1枚(微炒),莨菪子1枚(微炒令黃)。
小兒天瘹,及急驚風搐搦。
上為細散。
用溫酒調,注入口中。令睡,汗出即愈。如睡多,不用驚起。如1-2歲患,急即頓服之,稍慢即分3次服。
《普濟方》卷三七二。
蔓荊子、黃耆、茯苓、人參、南星、天麻、殭蠶(炒)、獨活、羌活、葛根、甘草、荊芥各等分。
小兒偏身不遂,口流涎沫。
上為散。
加生薑3片,薄荷同煎,服之。
《普濟方》卷三六七。
白殭蠶(炒)半兩,馬牙消(研)半兩,鬱金半兩,幹蠍(去土,炒)半兩。
小兒天釣。
上為散。
每服1字匕,乳汁調服,甚者半錢匕,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白殭蠶(直者,去嘴,焙盡絲令黃)。
癮疹。偏正頭痛,並挾腦風,連太陽頭痛者。
上為末。
好茶清,入些薑汁調服。
《直指》卷二十四。
馬鞭梢5寸(燒灰),雄鼠糞(炒)20枚,白殭蠶(炒)半兩。
被馬咬傷損皮肉,疼痛。
上為末。
以豬脂2兩、調敷咬處。1日易3次。
《普濟方》卷三○六。
白附子1兩,殭蠶1兩(炒),半夏1兩(制),南星1兩(制),天麻1兩(煨),蟬衣1兩。
孕婦中風,痰湧口噤,脈滑者。
上為散。
每服5錢,水煎,去滓,加生薑汁1匙,溫服。
《醫略六書》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