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1兩半,白朮2兩(炒),炙草5錢,蒼朮1兩(炒),川椒2兩(炒),木香1兩,茯苓3兩,砂仁1兩(炒),乾薑1兩(炒)。
胃虛寒溼,腹痛洩瀉,脈沉者。
上為末,米糊為丸。
每服3錢,米飲煎化,溫下。
《醫略六書》卷十九。
麥芽(炒)4兩,白茯苓4兩,人參(去蘆)2兩,蒼朮(米泔浸,曬乾,炒燥)2兩,白朮(土炒)2兩,乾薑(炮)5錢,砂仁5錢,川椒(去目)3錢,甘草(炙)4錢。
脾胃虛冷,心腹脹悶,嘔逆洩瀉。脾胃虛而著溼。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兩作8丸。
每服1丸,細嚼,薑湯送下。
《明醫指掌》卷五。
平胃散1斤,川椒(去目及閉口,微炒出汗,為末)4兩。
髒寒脾洩腹痛。
上用蒜、棗2味搗成膏,和平胃散、椒末杵為丸,如梧桐子大。
忌食生冷、醃藏陰物。
每服50-60丸,空心酒或米飲、鹽湯送下。
《保命歌括》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