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散

《婦人良方》卷二十三引《千金翼》: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30個(炒),鹿茸(酥炙)3兩,黃耆3兩,牡蠣(煅)2兩,人參2兩,厚朴2兩,赤石脂2兩。

功效主治

產後小便數,及遺尿。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空心粥飲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婦人良方》卷二十三引《千金翼》。

《直指》卷二十四: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半兩,地龍半兩,貝母半兩,厚黃柏半兩,虢丹(煅)1分,乳香1分,粳米粉2錢,雄黃1錢,輕粉1錢,麝香半錢。

功效主治

諸惡瘡。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以不食井水和沙糖調敷。

方劑來源出處

《直指》卷二十四。

《醫學綱目》卷十四: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半兩(炒),龍骨1兩。

功效主治

產後小便數及遺尿。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空心米飲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醫學綱目》卷十四。

《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1兩(微炒),韭子2兩(微炒)。

功效主治

虛勞夢洩。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空心溫酒調下,晚食前再服。

方劑來源出處

《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理虛元鑑》卷下: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焙)。

功效主治

遺精,漏下不止。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1錢,酒漿調服。

方劑來源出處

《理虛元鑑》卷下。

《傅青主女科·產後編》卷下: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30個,人參3錢,黃耆3錢,鹿茸3錢,牡蠣3錢,赤石脂3錢。

功效主治

小便數。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空心米飲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傅青主女科·產後編》卷下。

《胎產秘書》卷下: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螵蛸20枚,人參3兩,黃耆3兩,鹿茸2兩,牡蠣2兩,赤石脂2兩。

功效主治

產後體虛,腹中宿有冷氣,小便數者。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空心米飲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胎產秘書》卷下。

《胎產心法》卷下: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真桑螵蛸(炒)、白龍骨(煅)、牡蠣(煅)各等分。

功效主治

婦人小便數,及遺尿不禁。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食前水飲調服。

方劑來源出處

《胎產心法》卷下。

《聖惠》卷七十二: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30枚(微炒),鹿茸2兩(去毛,塗酥炙微黃),黃耆半兩(銼),牡蠣粉1兩,甘草2兩(炙微赤,銼)。

功效主治

婦人虛冷,小便數者。

炮製方法

上為細散。

使用方法

每服1錢,食前生薑湯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七十二。

《聖惠》卷二十九: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3-7枚(微炒),薯蕷1兩,山茱萸1兩,黃耆3分(銼),桂心3分,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鹿茸1兩半(酒洗,去毛,微炒),杜仲1兩(去粗皮,炙微黃)。

功效主治

虛勞,小便數,及精氣虛冷。

炮製方法

上為細散。

使用方法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二十九。

《聖惠》卷十四: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微炒)1兩,韭子(微炒)1兩,菟絲子(酒浸3日,曬乾,別杵為末)1兩,牡蠣(燒為粉)1兩,車前子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

功效主治

傷寒後,虛損乏力,陰萎,夜夢失精。

炮製方法

上為細散,入菟絲子末和勻。

使用方法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十四。

《直指》卷十: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蒸過,略焙)半兩,遠志(水浸,取肉,曬,薑汁和,焙)半兩,石菖蒲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半兩,當歸半兩,龍骨(別研)半兩,鱉甲(醋炙黃)半兩,甘草(炙)2錢。

功效主治

心腎不和,小便白濁,或如米泔,或為夢洩。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夜臥時以人參、茯苓煎湯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直指》卷十。

《聖惠》卷六十五: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半兩,地龍半兩,乳香半兩,麝香1分(細研),黃丹半兩,黃柏半兩(銼),粳米粉1分,膩粉1分。

功效主治

一切惡瘡。

炮製方法

上為散。

使用方法

每用少許,以不食井水和沙糖調塗。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六十五。

《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切破,炙)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當歸(切,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熟乾地黃(焙)1兩,牡丹皮1兩,白朮(銼,炒)1兩,羊腎1對(薄切,去筋膜,炙幹)。

功效主治

腎氣虛弱,氣奔兩耳,鳴甚成聾。

炮製方法

上為散。

使用方法

每服1錢匕,加至2錢匕,空心、食前溫酒調下,日3次。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10枚(燒存2分性),膩粉1錢,麝香半錢。

功效主治

小兒一切瘡癬,癢痛不止。

炮製方法

上為細散。

使用方法

生油腳調,雞翎掃,候幹,有裂處再掃。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本草衍義》卷十七: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1兩,遠志1兩,石菖蒲1兩,人參1兩,茯神1兩,當歸1兩,龍骨1兩,龜甲(醋炙)1兩。

功效主治

小便數,如稠米泔,色亦白,心神恍惚,瘦瘁食減,或男女虛損,陰萎夢遺。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夜臥時以人參湯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本草衍義》卷十七。

《聖惠》卷七: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1兩(微炒),赤石脂2兩,補骨脂2兩(微炒),狗脊3分,萆薢1兩(銼),白龍骨2兩,韭子3分(微炒),鹿茸2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肉蓯蓉4兩(酒浸1宿,颳去皴皮,炙幹),兔絲子2兩(酒浸3日,曝,別研為末)。

功效主治

膀胱虛冷,小便滑數,色如泔澱。

炮製方法

上為細散。

使用方法

每服2錢,食前溫酒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七。

《濟生》卷九: 桑螵蛸散

配方組成

桑螵蛸12個(炙)。

功效主治

妊娠小便不禁。遺溺。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空心、食前米飲調服。

方劑來源出處

《濟生》卷九。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