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丸

《赤水玄珠》卷八: 桃花丸

配方組成

赤石脂、乾薑、胡椒。

功效主治

洩瀉。

方劑來源出處

《赤水玄珠》卷八。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桃花丸

配方組成

赤石脂1兩,乾薑1兩(炮)。

功效主治

赤白痢,日夜無度,攻臍腹痛。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白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30丸,食前,1日2次;若血痢,甘草湯送下;白痢,乾薑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聖惠》卷七十二: 桃花丸

配方組成

桃花3分,蘇合香3分,安息香3分,木香3分,檳榔3分,川芒消3分,水蛭半兩(炒令微黃),虻蟲半兩(炒令微黃,去翅足),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1兩,麒麟竭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柴胡(去苗)1兩,卷柏1兩,當歸(銼,微炒)1兩,辛夷1兩,白芷1兩,紫石英(細研,水飛過)1兩,禹餘糧(炒,醋拌7遍)1兩,芎藭1兩,牡丹1兩,細辛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羌活1兩,桂心1兩,肉豆蔻(去殼)1兩。

功效主治

婦人月水不通,無子,由子宮風冷,積血滯於膀胱,故致腰胯疼痛,手腳心熱,背膊妨悶,經絡不調,腹內多氣,四肢乏力,面無血色,及多(黑幹)(黑曾)。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煎茅香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七十二。

《千金》卷十五: 桃花丸

配方組成

赤石脂10兩,乾薑10兩。

功效主治

冷痢,臍下攪痛。小兒脫肛。

炮製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豌豆大。

使用方法

每服10丸,加至20丸,日3次。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卷十五。

《千金》卷六: 桃花丸

配方組成

桃花2升,桂心1兩,烏喙1兩,甘草1兩(1方有白附子1兩,甜瓜子1兩,杏仁1兩,)。

功效主治

面黑(黑幹)。

炮製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

使用方法

每服10丸,1日2次,10日易形。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卷六。

《雞峰》卷十四: 桃花丸

配方組成

信砒1錢,粉霜1錢,定粉半兩,黃丹2分,巴豆7個(末,醋內煎黑色,去皮用)。

功效主治

一切瘧,及赤痢、白痢。

炮製方法

上為末,以糯米粥為丸,如黍米大。

使用方法

赤白痢,每服2丸,新汲水送下;治瘧,桃心7個煎湯,未發前冷下。立愈。此法常用有效。

方劑來源出處

《雞峰》卷十四。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莊氏家傳》: 桃花丸

配方組成

寒水石1兩(用炭火燒熱,研如面細),硃砂半錢(細研,合和如桃花色)。

功效主治

小兒心臟積熱生疳。

炮製方法

上為末,水浸蒸餅為丸,如粟米大。

使用方法

每服3-5丸,冷水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莊氏家傳》。

《普濟方》卷二○八: 桃花丸

配方組成

良姜、赤石脂、乾薑、五靈脂各等分。

功效主治

洩瀉不止。

炮製方法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30-40丸,米飲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二○八。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