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實(去瓤,麩炒)半兩,厚朴(姜制,炒)1兩,大黃(酒蒸)3錢,甘草(炙)3錢,桂心(不見火)2錢半。
熱脹。腹脹發熱,大便秘實,脈多洪數。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2個,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醫方類聚》卷一三○引《濟生》。
枳實(去瓤,麩炒)1分,梔子仁1分,豉2合(綿裹),雄鼠糞17個(微炒)。
傷寒大病癒後,勞復陰陽易。
上為粗末。
用淘米泔2盞,先煎取1盞半,後下藥,再煎取8分,去滓,分作2服,食前溫服,未效再服。
《聖濟總錄》卷二十九。
枳實(去瓤,麩炒)半兩,木香半兩,檳榔(銼)半兩,甘草(炙,銼)半兩,吳茱萸(湯浸,焙乾,炒)半兩,葶藶(紙上炒令紫色)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3分。
肺積息賁,上氣胸滿咳逆。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用水1盞,加生薑1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1日2次。
《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枳實(炙)3兩,芍藥3兩,乾地黃3兩,前胡3兩,黃芩3兩,通草3兩,知母2兩,芎2兩,細辛2兩,茯苓2兩,黃耆2兩,人參2兩,甘草(炙)2兩。
男子發背,肋結塊氣,或經一月不已,苦寒熱者。
上(口父)咀。以水1鬥1升,煮取3升5合,去滓,分4次服。
《千金翼》卷二十二。
枳實3個(炙),梔子14個(擘),蔥白(切)1升,香豉半升,鼠屎27個。
天行溫熱愈後數日,勞而復發者。
上以水1鬥,煎取2升5合,分3次溫服,服後相去如人行6-7裡,進1服。
《外臺》卷三引《廣濟方》。
枳實(炙)6分,防風2分,秦艽2分,雞舌香2分,燻陸香2分,麝香1分,沉香4分,黃芩4分,白蘞4分,升麻4分,大黃10分,木香10分。
小兒著風熱,(疒咅)(疒畾)堅如麻豆,抓之皮剝汁出,或竟身頭面年年常發有時。
上以水5升,煮取1升8合。5-6歲兒服5合,7-8歲服6合。
《幼幼新書》卷三十七引《嬰孺方》。
枳實(去瓤,麩炒)2兩,白朮3兩,桂(去粗皮)1兩。
留飲不消,心下痞堅,時復作痛。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薑半分(切),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4次。
《聖濟總錄》卷六十三。
枳實3個,大棗14個,半夏5兩,附子3個,人參2兩,甘草2兩,白朮2兩,乾薑2兩,厚朴2兩。
胸中滿悶。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半,每服8合,1日3次。
《千金》卷十七。
枳實(去瓤,銼片,麥麩炒微黃)半兩,赤茯苓(去皮)半兩,甘草6錢,半夏7錢(湯煮透,濾,銼,焙乾),桔梗7錢半(銼,炒)。
傷風傷寒,胸滿氣促,咳嗽不爽,食多夾痰吐出。
上(口父)咀。每服2錢,用水1盞,加生薑2片,煎至7分,溫服,不拘時候。
《活幼心書》卷下。
竹葉2升,枳實3兩,青葙子1兩,白前1兩,吳茱萸2分,黃芩2分,栝樓根2兩,麥門冬2兩,生薑6兩,前胡(1作芍藥)5兩,半夏5兩。
熱氣,手足心煩熱如火。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分3次服。
方出《千金》卷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一二○。
枳實(去瓤,麩炒)2兩。
霍亂卒噦。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羊乳1盞,羊脂1彈子大,煎至7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卷四十。
枳實(陳者,去瓤,麩炒)4個,桂(去粗皮)1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煙出)4兩,栝樓(去皮)1個。
風寒客於肝經,著於胸上,膈脘痞悶。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2盞,入薤白1握,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各1服。
《聖濟總錄》卷四十一。
枳實(去瓤,麩炒)1兩,柴胡(去苗)1兩,當歸(切,焙)1兩,芎1兩,甘草(微炙,銼)1兩。
髓實證,氣勇悍,煩躁驚熱。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用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後、夜臥溫服。
《聖濟總錄》卷五十三。
枳實(去瓤,麩炒)2兩半,茯神(去木)2兩半,葛根(銼)2兩半,石膏2兩半。
內熱暴渴不止。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枳實(去瓤,麩炒)半兩,栝樓實1個(並瓤用),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3兩。
胸痺。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5錢匕,用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心、日晚各1服。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枳實(去瓤,麩炒)4個,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3兩。
胸痺。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用水2盞,加薤白1握(切),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心、日晚各1服。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枳實1兩(炙),橘皮1兩,半夏1兩,生薑3兩,厚朴3兩。
人病寒飲,氣上衝心,胸痞喘急。
上以水6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溫服。
《普濟方》卷一三七。
枳實(去瓤,麩炒)1兩,草豆蔻1兩,杉木節(銼)1兩,大腹皮(銼)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白朮1兩。
風毒,心腹虛脹,腳氣痺弱,不能行步。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3片,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1日3次。
《聖濟總錄》卷八十一。
枳實3錢,半夏4錢,生薑8錢。
氣實諸痛。
水煎服。
《醫學金針》卷三。
枳實(麩炒)1錢,紫厚朴(姜制)1錢,廣皮1錢,山楂1錢半,柴胡7分,萊菔子(炒研)1錢,炒砂仁末5分。
胸滿,右關脈有力,吐蛔不止。
加生薑1片,水煎服。
《古今醫徹》卷一。
枳實1錢5分,陳神曲(炒)1錢,萊菔子1錢5分(炒,研),青皮1錢,豆豉1錢,茵陳1錢,廣皮1錢,山梔1錢(炒),黃芩1錢,厚朴1錢(姜制)。
食疸。
加生差1片,水煎服。
《古今醫徹》卷一。
厚朴、陳皮、麥芽、陳枳實。
腸胃停食洩痢。
《症因脈治》卷四。
枳實(麩炒)1錢,木香1錢,炙草1錢,厚朴(姜制)2錢,檳榔1錢5分。
新產後宿食為病,腹中脹痛,裡急窘迫,身熱口渴,六脈數實。
加生薑3片,水煎服。快利為度,後以四君子湯加陳皮和之。
《萬氏女科》卷三。
枳實(炙)3兩,射干3兩,升麻3兩,乾地黃3兩,黃芩3兩,前胡3兩,犀角1兩半,大黃2兩半,麝香半兩(1方有甘草2兩)。
瘭疽。
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次溫服。
《鬼遺》卷三。
枳實(去瓤,麩炒令黃)1兩,前胡(去蘆頭)1兩,檳榔(銼)1兩,木通(銼)1兩,甘草(炙)半兩,大黃1兩半(銼,炒)。
乳石發動,大小腸壅滯不通。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用水1盞,煎取7分,去滓溫服。但得微利即愈。
《聖濟總錄》卷一八四。
枳實(去瓤,麩炒)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石膏(搗碎)半兩。
乳石發,壅熱煩悶,渴躁。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卷一八三。
枳實(麩炒)1兩,白朮1兩,半夏(湯洗,去滑,曬乾)2兩,前胡(去蘆頭)2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銼)1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
寒癖,飲食不化,心下虛滿如水狀。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生薑1小塊(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各1服。
《聖濟總錄》卷七十三。
枳實(去瓤,炒黃)2片,芍藥1分。
小兒風疹,面板腫。
上為粗末。
每服1錢匕,用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加清酒半合,更煎3-5沸,分溫2服,空心、午間、晚後各1服。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枳實(去瓤,麩炒)、升麻、甘草(炙,銼)、桑根白皮(銼,炒)、知母(焙)、紫菀(去苗土)、白朮、黃耆(細銼)、赤茯苓(去黑皮)、秦艽(去苗土)、黃芩(去黑心)、麥門冬(去心,焙乾)各等分。
水氣。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用水1盞,蔥白2莖,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
《聖濟總錄》卷八十。
枳實(去瓤,麩炒)1分,木香1分,樸消3分,大黃(銼,微炒)1兩,甘草(炙)半兩。
傷寒,脈沉在裡,而反發汗,津液越出,大便難,表虛裡實,遂發譫語,其人如狂者。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溫服。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枳實(去瓤,麩炒)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乾)1兩半,芎1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夏(為末,生薑汁和作餅,曬乾)2兩,細辛(去苗葉)2兩。
風頭暈倒眼眩,腦項急痛。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沸,早、晚食前溫服。
《聖濟總錄》卷十六。
枳實(去瓤,麩炒)1兩,苦參1兩,車前子1兩,黃連(去須)半兩。
目風大毒,赤腫脹痛,熱淚出。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取8分,去滓,食後服,臨臥再服。
《聖濟總錄》卷一○六。
半夏(湯洗7次,焙)5兩,前胡(去蘆)4兩,枳實(炒)2兩,細辛(去苗葉,焙)1兩,烏梅7個。
目暴腫痛癢者。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5錢,用水2盞,加生薑5片,煎取1盞,去滓,食後溫服,1日2次。
《普濟方》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