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成松脂(白色者)不拘多少。
中大風癩疾。
上藥搗熟研,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食前以蜜湯送下。服1日後有效。
《聖惠》卷二十四。
松脂7錢,大黃3錢。
心下痞硬,大便秘結。
上為末,麵糊為丸。
白湯送下。
《名家方選》。
松脂1斤,白茯苓半斤。
上為末,煉蜜為丸。
口服。
《醫學入門》卷七。
松脂1兩,肉豆蔻1兩(去殼),訶黎勒2兩(煨,用皮),蓽茇2兩,縮砂1兩(去皮),人參1兩(去蘆頭),乾薑1兩(炮裂,銼),白茯苓1兩,木香1兩,白朮1兩,麥糵1兩(炒令微黃),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炒)。
脾勞。胃氣不和,時有洩瀉,食少無力。
上為末,用白蠟熔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聖惠》卷二十六。
松脂20斤(以桑柴灰汁煉去苦汁,傾入水盆中凝取之),白茯苓(去黑皮)1斤,白朮半斤,續斷半斤,白蜜2兩,牛酥2兩,麥門冬(去心,焙)2兩,生乾地黃(焙)2兩。
傳屍骨蒸,積癖冷氣,及腰腳衰弱,身體風癢,並諸瘡癩疾、惡瘡疥癬等。
上8味,搗羅5味為細末;先以慢火煉蜜烊去沫,次下牛酥,次下松脂,候烊訖,即下藥末,以竹籬攪勿住手,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以溫酒或米飲送下,漸加至50丸,1日2次。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
松脂3兩(煉成者),松花3兩,白茯苓1兩,菖蒲1兩,桂心1兩,生乾地黃2兩,薯蕷1兩,遠志1兩(去心),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牛膝1兩(去苗),甘草1兩(炙微赤,銼),檳榔1兩,肉蓯蓉1兩(酒浸1宿,颳去皺皮,炙幹),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乾,別搗為末),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風冷。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服30丸,空心以溫酒送下。漸加至40丸。
《聖惠》卷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