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2兩,茯苓1兩,人參半兩,木香1分,甘草2分。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煎粳米飲調下,不拘時候。
《雞峰》卷十六。
木香1分,白朮1分,陳皮1分(去白),丁香1分,麥櫱(炒黃)半兩。
下瀉色青如涎,或如白沫。
上為末。
每服半錢或1錢,水半盞,煎至3分,溫服。如吐瀉,與丁香散兼服。
《衛生總微》卷十。
木香1錢,白朮半兩,半夏曲1兩,檳榔2錢,茯苓半兩,甘草4錢。
嘔吐,腹中痛。
上為細末。
每服1-2錢,濃煎芍藥、生薑湯調下。
《保命集》卷中。
木香1錢,丁香1錢,半夏曲1兩,白朮5錢,檳榔2錢,茯苓5錢,炙甘草4錢。
嘔而吐食,腹中痛。
上為末。
每服1-2錢,濃煎芍藥、生薑湯調下。
《潔古家珍》。
訶黎勒半兩(炮,去核),厚朴半兩(去粗皮,薑汁炙),當歸(微炒)半兩,木香1分,乾薑1分(炮),白朮1分。
小兒冷痢,腹痛,四肢不和,飲食減少,漸至羸瘦。
上為細散。
3歲小兒,每服1錢,水1小盞,加大棗2枚,同煎至5分,去滓,食前溫服。
《普濟方》卷三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