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陽散火湯

《金鑑》卷六十三: 昇陽散火湯

配方組成

撫芎6分,蔓荊子1錢,白芍(酒炒)1錢,防風1錢,羌活1錢,獨活1錢,甘草(半生半炙)1錢,人參1錢,柴胡1錢5分,香附1錢5分,葛根1錢,升麻1錢,殭蠶(炒)1錢5分。

功效主治

頰瘍過敷寒藥,以致肌冷凝結,堅硬難消難潰者。

使用方法

加生薑1片,紅棗肉1枚,水3鍾,煎1鍾,食遠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金鑑》卷六十三。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昇陽散火湯

配方組成

荊芥、焦梔、防風、甘草、細辛、白芍、生地、當歸、麥冬、川芎、柴胡、黃芩、澤瀉、茯苓。

功效主治

妊娠腎水虛不能制火,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兩經之火妄行於頭面及耳內外,以致卒然耳聾者。

方劑來源出處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傷寒六書》卷三: 昇陽散火湯

配方組成

人參8分,當歸8分,芍藥8分,黃芩1錢,麥冬1錢,白朮1錢,柴胡1錢,陳皮8分,茯神8分,甘草3分。

功效主治

傷寒汗熱乘於肺金,元氣虛不能自主持所致的撮空證。症見叉手冒胸,尋衣摸床,譫語昏沉,不醒人事。

使用方法

水2鍾,加生薑3片、大棗1枚,入金首飾煎之,熱服。

方劑來源出處

《傷寒六書》卷三。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 昇陽散火湯

配方組成

升麻、柴胡、羌活、獨活、葛根、白芍、防風、甘草。

功效主治

瘧疾熱厥。

方劑來源出處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

《白喉全生集》: 昇陽散火湯

配方組成

柴胡(去蘆)2錢,連翹2錢,殭蠶(薑汁炒)2錢,防風(去蘆)2錢,桔梗3錢,鼠粘子3錢,蟬蛻7只(去頭翅足),山豆根1錢,射干1錢,薄荷1錢,荊芥1錢,人中黃1錢,皂角刺3針(煨)。

功效主治

白喉初起,熱邪尚在表,白見於外關,或薄或小,淡紅微腫,略痛,聲音響亮,牙關飲食稍礙,口乾,頭悶目脹,舌苔與小便微黃。

使用方法

水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白喉全生集》。

《內外傷辨》卷中: 昇陽散火湯

配方組成

升麻5錢,葛根5錢,獨活5錢,羌活5錢,白芍藥5錢,人參5錢,甘草(炙)3錢,柴胡3錢,防風2錢5分,甘草(生)2錢。

功效主治

血虛或胃虛過食冷物,鬱遏陽氣於脾土之中,致使四肢發睏熱,肌熱,筋骨間熱,表熱如火燎於肌膚,捫之烙手。熱厥。

炮製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注意事項

忌寒涼之物。

使用方法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大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內外傷辨》卷中。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