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火草10兩(熬令黃),當歸4兩,鹿茸4兩,阿膠4兩,龍骨半兩。
漏下。
上為末。
每服方寸匕,先食酒調下,1日3次。
《千金》卷四。
慎火草2兩,白石脂2兩,禹餘糧2兩,鱉甲2兩,乾薑2兩,細辛2兩,當歸2兩,芎2兩,石斛2兩,芍藥2兩,牡蠣2兩,黃連4兩,薔薇根皮4兩,乾地黃4兩,熟艾1兩,桂心1兩。
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無顏色,皮骨相連,月經失度,往來無常,小腹弦急,或苦絞痛上至心,兩脅腫脹,食不生肌膚,令人偏枯,氣息乏少,腰背痛連脅,不能久立,每嗜臥困懶。
上藥治下篩。
每服方寸匕,空腹酒調下,1日3次,稍加至2匕。
《千金》卷四。
慎火草半兩,紫葛半兩(銼),消石半兩。
小兒一切丹。
上為細散。
用冷水調塗之,幹即再塗,以愈為度。
《聖惠》卷九十一。
慎火草(幹者)半兩(景天草是也),丹參1分,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1分,白朮1分。
小兒汗出中風,一日之時,兒頭頸腰背熱,2日即腹熱,手足不屈。
上為散。
1-2歲兒,每服半錢匕,漿水調服;3-4歲兒,每服1錢匕,1日3次。量兒大小加減。
《聖濟總錄》卷一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