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明散

《蘭室秘藏》捲上: 復明散

配方組成

青皮3分,橘皮5分,川芎5分,蒼朮5分,炙甘草1錢,生地黃1錢,連翹1錢,柴胡1錢,黃耆1錢5分,當歸身2錢。

功效主治

內障。

炮製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1服。

注意事項

忌酒、醋、溼面、辛熱,大料物之類。

使用方法

以水2大盞,去滓,食後稍熱服。

方劑來源出處

《蘭室秘藏》捲上。

《楊氏家藏方》卷十一: 復明散

配方組成

草龍膽(去蘆頭)、麻黃(去節)各等分。

功效主治

斑瘡入眼,或成翳膜,或眼睛高出而不枯損者。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食後,炙鼠肝香熟蘸藥食之,1日2次。服藥5-6日後,眼白睛與翳膜皆粉紅色,眼覺癢澀,不得揉動,亦不可疑,此是翳膜漸退也,頻頻用溫鹽湯洗之。病大者,每日3次。小兒酌減。如不食鼠肝,只用第2次淘粟米生泔水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楊氏家藏方》卷十一。

《幼科金針》卷下: 復明散

配方組成

天麻1兩,胡黃連6錢,夜明砂1兩(炒),蘆薈3錢,銀柴胡1錢,木賊1兩,青黛1兩,蟬退1兩,草決明1兩(炒),五靈脂1兩(酒炒),龍膽草1兩,蔓荊子4錢,谷精花3錢。

功效主治

小兒肝疳。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用不入水雞肝連膽一併搗爛,加酒釀少許,包於麻布內,濾去渣滓,將前藥調和,每服1錢。

方劑來源出處

《幼科金針》卷下。

《本草綱目拾遺》卷九引《眼科要覽》: 復明散

配方組成

蛔蟲1條(童子口中吐出者)。

功效主治

翳膜遮晴,瞽者亦可復明。

炮製方法

用竹刀剖開,清水洗淨,放新瓦上以炭火焙乾,勿焦,為極細末,烏金紙包好;再用硼砂4兩,將蛔末包藏其中,7日取出。

使用方法

以骨簪蘸藥點眼,1日3次;後將骨簪腳撥去眼中翳膜,熱水洗之,少頃又點。

方劑來源出處

《本草綱目拾遺》卷九引《眼科要覽》。

《痘疹金鏡錄》卷下: 復明散

配方組成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防風、蔓荊子、荊芥、柴胡、白芷。

功效主治

痘後目痛,紅絲、翳膜。

使用方法

水、酒各半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痘疹金鏡錄》卷下。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