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湯

《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黃)1兩,知母(焙)1兩,柴胡(去苗)1兩,青蒿(焙)1兩,甘草(炙銼)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桂(去粗皮)1兩,桃枝1握,柳枝1握。

功效主治

勞瘧經年不愈。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入蔥白、薤白各3寸,切,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方出《肘後方》卷三,名見《外臺》卷五引《深師方》: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3兩,黃連3兩,酒1鬥。

功效主治

瘧三十年者。

注意事項

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

使用方法

宿漬之,曉以瓦釜煮取6升,1服8合,比發時令得3服。有熱當吐,有冷當利,服之無不愈者,亦可半料合服。

方劑來源出處

方出《肘後方》卷三,名見《外臺》卷五引《深師方》。

方出《千金》卷十,名見《外臺》卷五: 常山湯

配方組成

甘草1兩,蜀漆3兩,恆山4兩,石膏5兩,鱉甲4兩,香豉1升,梔子3-7枚,烏梅3-7枚,淡竹葉(切)2升。

功效主治

心熱為瘧不止,或止後熱不歇,乍來乍去,令人煩心甚,欲飲清水,及寒多不甚熱者。

注意事項

忌生蔥、生菜、菘菜、人莧、海藻。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方劑來源出處

方出《千金》卷十,名見《外臺》卷五。

《外臺》卷五引《廣濟方》: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3兩。

功效主治

瘧。

炮製方法

上切。

注意事項

忌生蔥、生菜。

使用方法

以漿水3升,浸經1宿,煎取1升,欲發前頓服。後微吐,愈止。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五引《廣濟方》。

《外臺》卷五引《廣濟方》: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3兩,車前葉1握,甘草2兩(炙),獼猴骨3兩(炙),烏梅肉2兩,天靈蓋1兩(燒作灰末),驢糞汁3合。

功效主治

溫瘧,漸漸羸瘦,欲成骨蒸。

炮製方法

上切。

注意事項

忌生蔥、生菜、海藻、菘菜,面粘食等物。

使用方法

以水6升,煮5味,取3升,去滓,下糞汁、天靈蓋末,分3服。微吐不利。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五引《廣濟方》。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銼)3分,烏梅肉(炒)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1兩,黃耆(銼)1兩,大黃(銼,炒)半兩,甘草(炙)半兩,柴胡(去苗)2兩。

功效主治

傷寒,潮熱不退。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半,入小麥1匙,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日3次。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銼)半兩,鱉甲(去裙襴,醋浸,炙黃)1兩,甘草(生銼)1兩,車前草1握(切,或用子3合)。

功效主治

溫瘧。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用漿水1盞,浸藥1宿,當發前1日,以急火煎取7分,去滓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1兩,烏梅肉1兩,甘草3分(並生用)。

功效主治

久瘧不愈。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匕,水1盞,入生薑3片,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聖濟總錄》卷三十六: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2兩,蜀漆(燒煙盡)2兩,甘草(炙銼)2兩,淡竹葉(切)1升,大黃(生銼)3兩。

功效主治

瘧病發渴及寒熱攻作。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六。

《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1兩,柴胡(去苗)1兩,甘草(炙銼)1兩,石膏(研)1兩,人參1兩,牽牛子(炒)1兩,乾漆(炒令煙出)1兩,陳橘皮(去白焙乾)1兩,大黃(銼,炒)1兩,當歸(切,焙)1兩。

功效主治

虛勞潮熱,飢瘦減食,煩躁頰赤,夜多盜汗。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入小麥、竹葉,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全生指迷方》卷二: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3兩,知母3兩,甘草(炙)3兩,麻黃(去節)1兩。

功效主治

瘧疾,或寒己而熱,或熱巳而寒,或寒熱戰慄,頭痛如破,身體拘急,數欠,渴欲飲冷,或晬時而發,或間日而作,至期便發,發巳即如常,其脈自弦。

炮製方法

上為散。

使用方法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以糜粥1杯助,取汗為度。

方劑來源出處

《全生指迷方》卷二。

方出《肘後方》卷三,名見《外臺》卷五: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2兩,甘草1兩半,豉5合(綿裹)。

功效主治

瘧發作無常,心下煩熱者。

注意事項

節飲食,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等。

使用方法

以水6升,煮取3升,再服。當快吐。

方劑來源出處

方出《肘後方》卷三,名見《外臺》卷五。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常山湯

配方組成

常山1分,甘草(生銼)1分,乾薑(炮)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柴胡(去苗)半兩。

功效主治

寒瘧,先寒後熱。

炮製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使用方法

每以5錢匕,酒1盞半,煎至1盞,去滓,分為2服,空心未發前並食後各1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