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醜(研末)7錢5分,白醜(研末)7錢5分,大黃1兩5錢,膽星5錢,枳實(炒)5錢,半夏(薑汁炒)5錢,牙皂3錢。
大便不通,按腹中便痛;急驚、痢疾初起。急驚風,因痰盛所致。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丸重1錢2分。
週歲者1丸,3週歲者2丸,生薑湯化下。追蟲,糖水送下。
《醫宗說約》卷五。
牛黃1錢,珍珠1錢,琥珀8分(要真正者),硃砂1錢(要透明者),雄黃1錢(要透明者),滴乳石1錢(真者,煅),乳香1錢(去油),沒藥1錢(去油),母丁香1錢,沉香1錢,麝香3分,當歸尾2錢5分,白芷梢1錢5分,人參1錢。
楊梅結毒,惡瘡惡漏。一切眼漏,及諸惡毒瘡。
上為細末,老米飯為丸,如粟米大。
每服1丸,以淡淡土茯苓湯送下,空心並晚各1服。
《攝生秘剖》卷三。
玄參4兩,荊芥穗4兩,苦參半斤,大川烏1兩,宣連1兩,真牛黃2錢。
心肺積熱,腎臟風毒,攻於面板,時生疥癩,瘙癢難忍,時出黃水,及大風手足壞爛,眉毛脫落,一切風疾。
上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熟水或茶清送下。一方加麻黃、防風、皂角末為膏,入煉熟蜜為丸。
《得效》卷十九。
幹葛(截,炒,取末)1兩,甘草(炙)1錢,黃芩(去心與浮皮)1分,防風半兩,麝半分,山梔子半兩(去皮,取仁)。
小兒膈熱,痰涎稠盛,心神不寧,睡不安穩,煩躁怔忪,四體作熱;驚風痰熱。
上為細末,加麝香和勻,煉蜜為丸,如皂子大。
常服薄荷湯化下。
《活幼口議》卷二十。
熟大黃5錢,川鬱金5錢,膽星5錢,檳榔5錢,川厚朴5錢,甘草3錢,廣木香3錢(不見火),川連(酒炒)3錢。
小兒諸般積熱。
上為細末,薄荷湯灑水為丸,每丸重5分。
《一盤珠》卷八。
膽星1兩,硃砂1兩,巴霜5錢。
急驚風,痰盛。
麵糊同牙皂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
《醫部全錄》卷四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