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陀僧1兩,黃連3分(去須),檳榔3分。
小兒疽腫穴後及惡瘡腫,膿水雖收,肌肉不生。
上為細散。
用摻瘡上,日3次。
《聖惠》卷九十。
密陀僧12兩,黃丹1斤(炒令紫色),生肌草1斤,白蘞半斤,突厥白10兩,石灰1斤(炒)。
金瘡久不愈。
上為末。
以敷瘡上,帛封。勿令水溼。
《聖惠》卷六十八。
密陀僧2兩,胡粉2兩,熊膽1兩,蘆薈1兩,白及1兩,白蘞1兩。
小兒瘰癧穿潰,濃水不止。
上為細散。
敷瘡口內。
《聖惠》卷九十。
密陀僧1兩,黃丹1兩,定粉1兩,白礬1兩(研)。
小兒洞洩,下痢不止,漸至羸困。
上藥以新瓷瓶盛,用紙筋泥固濟,以文火燒令通赤,候冷取出,入龍骨末1兩,同研令細。
每服半錢,以粥飲調下,1日3-4次。
《聖惠》卷九十三。
密陀僧1分(細研),定粉1分(微炒),黃丹1分(微炒),龍骨1分。
小兒痢久不愈,日夜度數無恆。
上為細散。
每服半錢,以粥飲調下,1日3-4次。
《聖惠》卷九十三。
密陀僧半斤(煅,醋淬淘,研,控幹取6兩),京三稜(煨,搗末)2兩,訶黎勒(不去核,生用搗末)2兩。
臨屍哭泣,屍氣入腹,沉滯臟腑,有時發動。
上合研令勻。
每服2錢匕,用煮麵濃湯調下,當晚不食,臨臥1服,餘時勿服,並服3夜,次夜當下惡物;不下,第3夜加生牽牛子末1錢匕同調下。
《聖濟總錄》卷一○○。
密陀僧(研)1兩,黃柏(銼)1兩,甘草(炙,銼)1兩,蒲黃半兩,黃藥半兩。
口舌生瘡。
上為散。
每用1錢匕,敷於瘡上。
《聖濟總錄》卷一一八。
密陀僧1分,谷精草1分,雄黃半兩。
惡瘡。
上為散。
每用少許,幹摻瘡上。
《聖濟總錄》卷一三二。
密陀僧半兩,雄黃半兩,雌黃半兩,定粉半兩,膩粉3錢。
熱毒惡瘡臭爛,久不生肌。
上為細末。
先用柳枝1握,加生甘草1兩捶碎,以漿水2升,煎6-7沸,去滓,稍熱,淋洗瘡後,以藥敷之。
《聖惠》卷六十四。
黃連(去頂)半兩,密陀僧(火煅,另研)半兩,香白芷半兩,白蘞半兩,膩粉半錢。
熱毒攻注,遍身生瘡,臭穢不可近。
上為細末。
先以鹽湯洗瘡,次用生油調藥,以翎毛敷之。
《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開通錢10文(米醋1碗,用炭火將鐵線子串錢煉赤,淬醋盡度,去鐵線不用),密陀僧半兩,麝香1字(別研),輕粉1字。
腋氣。
上為末。
每用先令浴了,剃去腋毛,以生薑1塊,切作2片,蘸藥,左手託右,右手託左。
《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密陀僧(研極細)。
大驚入心,痰血窒塞,瘖不能言,亦治瘖風。
每服1大錢匕,無熱者,用熱酒調下;有熱者,沸湯泡麝香調下。
《直指》卷十一引《夷堅志》。
密陀僧1兩,輕粉50貼,麝香1字。
走馬疳,齒焦黑爛。
上為細末。
於乳缽內杵勻。每用半錢,擦患處。
《準繩·幼科》。
硫黃2錢,雄黃2錢,蛇床子2錢,石黃1錢,密陀僧1錢,輕粉5分。
汗斑。
上為末。
醋調搽上。
《外科正宗》卷四。
密陀僧1兩,石膏2錢,枯白礬2錢,輕粉1錢。
腳丫癢爛。
上研細末。
桐油調搽,溼則幹摻。
《瘍醫大全》卷二十七。
密陀僧半兩,自然銅半兩,杏仁(去皮尖雙仁)27枚。
附骨癰。
用苦竹筒1枚,入藥在內,紙封筒口,慢火煨,候筒黃色取出,研細末。
看瘡腫大小用藥,以新汲水調勻,用雞翎掃藥塗。甚者不過2-7日效。
《聖濟總錄》卷一二八。
密陀僧1分,白礬灰1分,夜明砂(微炒)1分。
小兒聤耳。
上為細末。
用少許幹貼,日3次。
《聖惠》卷八十九。
密陀僧半兩(細研),橡實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地龍1兩(微炒),檳榔1兩,榼藤子仁1兩(煨取肉用)。
五痔,下血疼痛不可忍。
上為細散。
每服1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聖惠》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