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應散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張渙方: 妙應散

配方組成

莨菪(淘,炒黑)半兩,天台烏藥半兩,白麵1分,龍腦半錢。

功效主治

小兒大腸虛冷,肛門脫出。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1字,食前蜜湯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張渙方。

《普濟方》卷二九六引《衛生家寶》: 妙應散

配方組成

胡荽子(用紙盛鍋內,慢火炒令香熟)、蕓薹子(用紙盛鍋內炒)、破故紙(生用)各等分。

功效主治

五痔結核癢痛,時有膿血,遠年不愈。

炮製方法

上為末。

注意事項

忌酒、面、毒物一月。

使用方法

每服3錢,煨核桃1個,嚼爛,空心米飲調下。此藥服1月,永絕根本。次用洗藥。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二九六引《衛生家寶》。

《醫方類聚》卷八十三引《經驗秘方》: 妙應散

配方組成

白茯苓5錢,遼參5錢,細辛(去葉)5錢,香附子(炒,去毛)5錢,白蒺藜(炒,去角)5錢,川芎5錢,縮砂5錢,龍骨(研)7錢,石膏(煅)7錢,百藥煎7錢,白芷7錢,麝香(少許,研)。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臨臥、早晨溫水刷之。

方劑來源出處

《醫方類聚》卷八十三引《經驗秘方》。

《普濟方》卷三一一引《家藏經驗方》: 妙應散

配方組成

黃柏1片(如掌大),草烏頭兩個,赤小豆1合。

功效主治

內肭動骨者。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以生薑自然汁調敷。頻換,勢退疼止為度。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三一一引《家藏經驗方》。

《產科發矇》附錄: 妙應散

配方組成

白朮6錢,茯苓6錢,陳皮6錢,香附子6錢,川芍6錢,沉香6錢,血竭7錢,人參3錢,甘草2錢。

功效主治

梅毒,及產後帶下久不止。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每服1錢,白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產科發矇》附錄。

《魏氏家藏方》卷七: 妙應散

配方組成

橄欖不拘多少。

功效主治

大便下血。

炮製方法

上藥風前吹乾,連核於炭火內煅成灰,逐個鉗出,碾為細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空心、食前用臘茶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魏氏家藏方》卷七。

《魯府禁方》卷一: 妙應散

配方組成

舊草鞋1只(取中心1寸許)。

功效主治

遠近痢疾。

炮製方法

男左女右,燒存性,為末。

使用方法

用黃酒調服;或井花水亦可。

方劑來源出處

《魯府禁方》卷一。

《聖濟總錄》卷一八一: 妙應散

配方組成

蛇蛻皮1兩,蟬殼25枚。

功效主治

痘瘡入服。

炮製方法

上二味,用罐子泥固濟曬乾,火煅過,地上出火毒一宿,研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1字匕,食後蜜水調下,日3次。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八一。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