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湯

《外臺》卷十二引《小品方》: 奔豚湯

配方組成

甘草4兩(炙),李根白皮1斤(切),葛根1斤,黃芩3兩,桂心2兩,栝樓2兩,人參2兩,芎1兩。

功效主治

奔豚,手足逆冷,胸滿氣促,從臍左右起,鬱冒者。

炮製方法

上切。

注意事項

忌海藻、菘菜、生蔥。

使用方法

以水1鬥5升,煮取5升,去滓,溫服1升,日3次,夜2次。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十二引《小品方》。

《外臺》卷十二引則《小品方》: 奔豚湯

配方組成

葛根8兩(幹者),生李根(切)1升,人參3兩,半夏1升(洗),芍藥3兩,當歸2兩,桂心5兩,生薑2斤,甘草(炙)2兩。

功效主治

虛勞五臟氣乏損,遊氣歸上,上走時若群豚相逐憧憧,時氣來便自如坐驚夢,精光竭不澤,陰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熱赤色。喜怒無常,耳聾,目視無精光。

炮製方法

上切。

注意事項

忌羊肉、餳、生蔥、海藻、菘菜等。

使用方法

以水2鬥,煮得5升,溫服8合,每日3次。不知稍增至1升。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十二引則《小品方》。

《金匱》捲上: 奔豚湯

配方組成

甘草2兩,川芎2兩,當歸2兩,半夏4兩,黃芩2兩,生葛5兩,芍藥2兩,生薑4兩,甘李根白皮1升。

功效主治

由驚恐惱怒,肝氣鬱結,奔豚氣上衝胸;肝胃不和,氣逆上攻,脅助疼痛,噫氣嘔呃。腹痛,往來寒熱。腎之積,發於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氣,其脈沉而滑。胸膈脹悶,時覺氣上攻衝,或口苦咽乾,舌苔由微黃,脈弦者。

注意事項

忌海藻,菘菜、羊肉、餳。

使用方法

以水2鬥,煎取5升,溫服1升,日3次,夜1次。

方劑來源出處

《金匱》捲上。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奔豚湯

配方組成

吳茱萸1升,桂心4分,芍藥4分,生薑4分,石膏3分,人參3分,半夏3分,芎3分,生葛根6分,茯苓6分,當歸4兩,李根皮1斤。

功效主治

氣奔急欲絕者。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以水7升,清酒8升,煮取3升,分作3服。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杏苑》卷六: 奔豚湯

配方組成

當歸1錢,官桂1錢,白朮1錢,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半夏1錢2分,白茯苓1錢5分,甘李根皮(焙)4分,乾薑3分。

功效主治

腎積,發於小腹,上至心下,如奔豚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不愈,喘逆,骨痿,少氣,脈沉而滑。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杏苑》卷六。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