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膏

《外科啟玄》卷十二: 大風膏

配方組成

大風子100個,枯礬5分,川椒末1錢,輕粉1錢。

功效主治

裙邊瘡。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用油調搽。

方劑來源出處

《外科啟玄》卷十二。

《攝生眾妙方》卷八: 大風膏

配方組成

大風子49個,杏仁49個,川椒3錢,枯礬3錢,輕粉3錢,樟腦3錢,蛇床子3錢,桕油燭3兩。

功效主治

疥瘡。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入桕油燭同研塗之。

方劑來源出處

《攝生眾妙方》卷八。

《保嬰撮要》卷十八: 大風膏

配方組成

大風子肉(研膏)2兩,黃連2兩,真輕粉1兩,枯礬1兩,蛇床子1兩,桕油6兩。

功效主治

一切瘡疥。

炮製方法

上藥各為末,入大風膏和勻,更入桕油,杵百餘即成膏矣。

使用方法

每用少許塗患處。

方劑來源出處

《保嬰撮要》卷十八。

《攝生眾妙方》卷八: 大風膏

配方組成

大風子3錢,樟腦3錢,水銀1錢,枯礬7分,黃柏8分。

功效主治

疥瘡。

炮製方法

先將黃柏研極細,次研大風子如泥,和水、礬、柏再研勻後,入樟腦研合溼潤。

使用方法

擦瘡上。

方劑來源出處

《攝生眾妙方》卷八。

《攝生眾妙方》卷八: 大風膏

配方組成

檳榔、蒼朮、柴胡、人言、硫黃、花椒、飛礬、大風子。

功效主治

疥瘡。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香油熬搽。

方劑來源出處

《攝生眾妙方》卷八。

《攝生眾妙方》卷八: 大風膏

配方組成

水銀1錢,生礬3錢,松香5錢,桕油燭9錢。

功效主治

疥瘡。

炮製方法

將諸藥研細,入桕油燭同研,黑色為度。

使用方法

疥癬抓破敷之。

方劑來源出處

《攝生眾妙方》卷八。

《攝生眾妙方》卷八: 大風膏

配方組成

大風子(連殼)2兩(去殼用),枯礬4錢,樟腦3分,蛇蛻(火煉存性)3分,蜂窠(火煉存性)3分,水銀5錢,桕油燭4兩。

功效主治

一切乾溼疥癬,並膿窠爛瘡。

炮製方法

先將大風子諸藥為末,次入桕油燭,次入水銀,同研勻。

使用方法

塗敷。

方劑來源出處

《攝生眾妙方》卷八。

《醫便》卷三: 大風膏

配方組成

大風子(去殼)49個,杏仁(不去皮尖)49個,川椒3錢,枯礬3錢,輕粉(水銀代亦可)3錢,蛇床子(另研,淨,末)3錢,樟腦3錢,蜂窩(火燒存性)3分,蛇蛻(火燒存性)3分,桕油燭3兩。

功效主治

疥瘡。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以桕油燭化開和勻。

使用方法

調塗3-5日即愈。

方劑來源出處

《醫便》卷三。

《得效》卷十一: 大風膏

配方組成

花蛇(酒浸,去皮骨)1條,蜈蚣(酒浸,去糞)1條,全蠍5個(去毒),蛇含石2兩(燒紅,醋淬7遍),大赭石1兩(燒紅,醋淬7遍),天竺黃5錢,天麻3錢,防風1兩,青黛3錢,紫粉3錢,殭蠶(炒去絲)5錢,白附子5錢,辰砂5錢,麝香半錢,天南星3兩(薑汁浸,焙乾)。

功效主治

諸般風搐。

炮製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久留,用麵糊丸),如小指頭大。

使用方法

每服大者1丸,小者半丸,慢驚,冬瓜子仁煎湯送下;搐搦,雞冠血、薄荷湯送下;急驚,斑竹葉、薄荷湯送下;化涎,桑白皮湯送下;退潮熱,薄荷、磨刀水送下;止嗽,北五味子、杏仁湯送下;夜啼,燈心、灶心土、蟬蛻濃磨灌下。

方劑來源出處

《得效》卷十一。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