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艾湯

《理傷續斷方》: 膠艾湯

配方組成

乾地黃3錢,阿膠1錢,川芎1錢,艾葉1錢。

功效主治

婦人經脈不通。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大盞,酒半盞,煎至8分,不拘時候溫服。後服鱉甲散。

方劑來源出處

《理傷續斷方》。

《竹林女科》卷一: 膠艾湯

配方組成

阿膠1錢,白芍1錢,熟地黃1錢,艾葉3錢,川芎8分,大棗3枚。

功效主治

婦人經來幾點而止,過5-6日或10日又來幾點,1月之內常行2-3次,面色青黃。

使用方法

水煎,空心服1-2劑,次服紫金丸

方劑來源出處

《竹林女科》卷一。

《靈驗良方彙編》捲上: 膠艾湯

配方組成

當歸5錢,芍藥(炒)1錢,地榆(炒)1錢,熟地8錢,川芎2錢,阿膠(炒)3錢,艾葉5分,甘草4分。

功效主治

孕婦胎動不安兼漏血。

方劑來源出處

《靈驗良方彙編》捲上。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膠艾湯

配方組成

阿膠、艾絨、川芎、甘草、當歸、白芍、熟地、赤石脂、地榆、菖蒲(一用蒲黃)、小薊(一用蘇木)。

功效主治

婦人衝任虛損,崩傷淋瀝,赤白帶下。

使用方法

水1鍾,酒半鍾,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普濟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 膠艾湯

配方組成

阿膠2兩,川芎2兩,甘草(炙)2兩,艾葉3兩,當歸3兩。

功效主治

妊娠胞阻。胎動下血在8-9月內,及半產後因續下血不絕。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

《胎產救急方》引《楊氏產乳方》(見《醫方類聚》卷二二四): 膠艾湯

配方組成

川當歸2兩,熟地黃2兩,艾葉2兩,阿膠(炒)3兩,川芎3兩(1方無地黃有甘草;1方加人參、白茯苓)。

功效主治

婦人妊娠頓僕傷胎,腰腹疼痛,或胎上搶心,或下血不止,或短氣欲死。

炮製方法

上銼。

使用方法

每服5錢,水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胎產救急方》引《楊氏產乳方》(見《醫方類聚》卷二二四)。

《千金翼》卷二十: 膠艾湯

配方組成

阿膠(炙)3兩,艾葉(熬)3兩,芍藥3兩,乾地黃3兩,當歸2兩,乾薑2兩,芎藭2兩,甘草(炙)2兩。

功效主治

男子絕傷,或從高墮下,傷損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瘡傷經內絕;婦人產後及崩中傷下血多,虛喘欲死,腹痛下血不止。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納膠令烊,分再服;羸人3服。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翼》卷二十。

《外臺》卷三十三引《小品》: 膠艾湯

配方組成

阿膠2兩(炙),艾葉2兩。

功效主治

妊娠胎動不安,腰腹疼痛,下血甚多。忽然下血。

使用方法

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三十三引《小品》。

《三因》卷十七: 膠艾湯

配方組成

熟地黃1兩,艾葉(炒)1兩,當歸1兩,甘草(炙)1兩,芍藥1兩,川芎1兩,阿膠(炙)1兩,黃耆1兩。

功效主治

妊娠頓僕,胎動不安,腰腹痛,或有所下,或胎奔上刺心,短氣。陰虛不足以濟火,氣虛不足以固血,點滴下血。

炮製方法

上銼散。

使用方法

每服4錢,水1盞半,煎7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三因》卷十七。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