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1錢,升麻1錢,獨活7分,蒼朮半錢,防風(去蘆)半錢,威靈仙(去蘆)半錢,白朮半錢,當歸半錢,白茯苓(去皮)半錢,澤瀉半錢。
風溼相搏,肢節腫痛,不可屈伸。
忌酒、面、生冷、硬物。
上(口父)咀,作1服。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食前1服,食後1服。
《衛生寶鑑》卷二十三。
防風3錢,羌活3錢,獨活3錢,防己3錢,黃芩3錢,黃連3錢,蒼朮3錢,白朮3錢,甘草(炙)3錢,細辛3錢,知母1兩,川芎1兩,地黃1兩。
兩感傷寒,太陽與少陰俱病,頭痛,發熱,惡寒,口乾,煩滿而渴。
若內傷,不繫外感傳裡者,忌用。
上(口父)咀。每服半兩,水2盞,煎至1盞半,去滓,得清藥1大盞,熱飲之。不解,再服3-4盞解之亦可,病癒則止。若有餘證,並依仲景隨經法治之。
《此事難知》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