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絡丹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活絡丹

配方組成

祁蛇肉5錢,虎骨5錢,苓塊5錢,草蔻5錢,白蔻5錢,羌活5錢,毛薑5錢,首烏5錢,酒軍5錢,靈仙5錢,烏蛇肉5錢,玄參5錢,地龍5錢,細辛5錢,烏藥5錢,天麻5錢,青皮5錢,黃連5錢,乳香5錢,沒藥5錢,白附子5錢,蠍子5錢,黃芩5錢,赤芍5錢,麻黃5錢,當歸5錢,元桂5錢,葛根5錢,酒地5錢,殭蠶5錢,香附子5錢,甘草5錢,桂枝5錢,杜仲5錢,川芎5錢,白芷5錢,防風5錢,龜版5錢,藿香5錢,白朮5錢,廣木香5錢,血竭花5錢,天竺黃5錢,公丁香5錢,油松節5錢,川牛膝5錢,梅片5錢,麝香2錢,犀角2錢,麗參3錢,硃砂5錢,盔沉香5錢,牛黃2錢,安息香5錢。

功效主治

風溼麻痺,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骨疼痛,痰熱熾盛,卒然昏迷。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1錢重,蠟皮封固。

注意事項

孕婦忌服。

使用方法

每服1丸,白開水送服,每天2次。

方劑來源出處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活絡丹

配方組成

蘄蛇肉2兩,烏蛇肉2兩,靈仙2兩,制草2兩,天麻2兩,全蠍2兩,制首烏2兩,制龜版2兩,麻黃2兩,貫眾2兩,甘草2兩,羌活2兩,藿香2兩,烏藥2兩,黃連2兩,熟地2兩,廣木香2兩,熟軍2兩,沉香2兩,細辛1兩,赤芍1兩,制沒藥1兩,公丁香1兩,制乳香1兩,炒殭蠶1兩,制南星1兩,青皮(醋炒)1兩,骨碎補1兩,白蔻1兩,制附子1兩,黃芩1兩,香附(酒制)1兩,玄參(去蘆)1兩,白朮(麩炒)1兩,防風2兩5錢,血竭7錢,制松香5錢,地龍5錢,葛根1兩5錢,制虎骨1兩5錢,當歸1兩5錢,肉桂(去粗皮)2兩,人參(去蘆)3兩,竹節香附2兩(上藥共為細粉),犀角粉5錢,麝香5錢,牛黃1錢5分,冰片2錢5分,安息香1兩。

功效主治

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半身不遂,言語不清,手足拘攣。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和勻,煉蜜為丸,1錢重,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注意事項

孕婦忌服。

使用方法

每服1丸,白開水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傷科彙纂》卷七: 活絡丹

配方組成

川烏、草烏、南星、半夏、膽星、地龍(灰酒洗,煅)。

功效主治

溼痰死血在手足間,有一二點痛,年久不愈者。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7丸。

方劑來源出處

《傷科彙纂》卷七。

《醫便》卷五: 活絡丹

配方組成

牛黃2錢5分,片腦1錢5分,麝香5錢,人參1兩,犀角5錢,白花蛇2兩,烏梢蛇2兩,黑附子1兩,烏藥1兩,白豆蔻1兩,青皮1兩,白茯苓1兩,香附1兩,當歸1兩5錢,骨碎補1兩,麻黃2兩,川芎2兩,兩頭尖2兩,白朮1兩,羌活2兩,防風2兩,全蠍2兩,天麻2兩,玄參2兩,威靈仙1兩半,白芷2兩,草豆蔻2兩,血竭7錢半,黃芩2兩,黃連2兩,地龍5錢,大黃2兩,熟地黃2兩,木香2兩(陸的),沉香1兩(陸的),丁香1兩,乳香1兩,沒藥1兩,安息香1兩,細辛1兩半,幹葛1兩半,赤芍藥1兩,姜蠶1兩,天竹黃1兩,龜版1兩,虎骨1兩,藿香2兩,甘草2兩,硃砂1兩,官桂2兩,松香5錢,何首烏2兩,金箔400張,酥油1兩,黃蠟40斤,蜜糖11斤。

功效主治

風溼諸痺,肩背腰膝,筋骨疼痛,口眼斜,半身不遂,行步艱難,筋脈拘攣,一切風疾。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

使用方法

每服1丸,茶酒服之;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以四物服之尤妙。年過40,當預服10數丸,至老不生風疾。

方劑來源出處

《醫便》卷五。

《普濟方》卷九十三: 活絡丹

配方組成

萆薢4兩,川烏5錢(去皮臍,切4塊),金毛狗脊4兩(切作片,去毛),蒼朮5錢(去皮,切作片,炒),破故紙(揀,炒)5錢,杜仲5錢(細切,薑汁浸,炒去絲),仙靈脾(切)5錢,吳茱萸(炒)5錢,續斷5錢(切),小茴香(炒)1兩,獨活(切)1兩,薏苡仁3兩,豬牙皂角(去皮絲,切作1寸)2兩。

功效主治

男子、婦人癱瘓,筋攣骨疼,腰膝疼痛,口眼斜,言語謇澀,目晦耳聾,頭風,心氣痛。

炮製方法

上作一處,用好酒3升,於瓷瓶內浸1宿,次日以文武火煮至約酒汁1升,撩出焙乾,為細末,用煮藥酒拌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注意事項

孕婦不可服。

使用方法

每服50-70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與七烏丸相間服。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九十三。

《急救仙方》卷六: 活絡丹

配方組成

胡蘆巴4兩(以2兩用海金沙4兩同炒令赤色,又以2兩用巴豆4兩同炒令赤色),蒼耳草4兩(焙乾),左纏藤4兩(連葉焙乾用)。

功效主治

腰腳諸疾。

炮製方法

上為末。以好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30-40丸,用生酒吞下,病在腰半飢服,病在膝腳,空心服。

方劑來源出處

《急救仙方》卷六。

《魏氏家藏方》卷八: 活絡丹

配方組成

真木瓜(去心)2兩,牛膝(去蘆)2兩,肉蓯蓉2兩,天麻2兩,黃耆(蜜炙)2兩,大當歸(去蘆)2兩(上藥用好酒浸3日,取出焙乾),川附子(炮,去皮臍)、虎骨(炙黃)、川萆薢、毛狗脊、沒藥(別研)1兩,乳香(別研)半兩。

功效主治

風溼相搏,遂致筋脈拘攣,足脛疼痛,渾身倦怠。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用酒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50丸,空心、食前煎木瓜湯或鹽酒送下;或用小續命湯送下尤妙。

方劑來源出處

《魏氏家藏方》卷八。

《普濟方》卷一一六引《衛生家寶》: 活絡丹

配方組成

五靈脂2兩,破故紙2兩,赤芍藥2兩,川烏頭2兩,草烏頭(二烏並銼碎,用蔥切作片子,同和勻,碗合1宿取出,不用蔥)2兩,山梔子(去殼)2兩,黑牽牛2兩,白牽牛2兩,何首烏2兩,土朱4兩。

功效主治

跌打損傷,腳氣,腰疼,一切風疾疼痛。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5-7丸,打撲傷損,用蘇木酒送下;腳氣,用木瓜酒送下;腰疼,用核桃酒送下;常服,溫酒、鹽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一一六引《衛生家寶》。

《局方》卷一(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活絡丹

配方組成

川烏(炮,去皮臍)6兩,草烏(炮,去皮臍)6兩,地龍(去土)6兩,天南星(炮)6兩,乳香(研)2兩2錢,沒藥(研)2兩2錢。

功效主治

丈夫元髒氣虛,婦人脾血久冷,諸般風邪溼毒之氣,留滯經絡,流注腳手,筋脈攣拳,或發赤腫,行步艱辛,腰腿沉重,腳心吊痛,及上衝腹脅膨脹,胸膈痞悶,不思飲食,衝心悶亂,及一切痛風走注,渾身疼痛。跌打損傷,瘀血停滯之疼痛。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入研藥和勻,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20丸,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荊芥湯送下亦可。

方劑來源出處

《局方》卷一(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何氏濟生論》卷一: 活絡丹

配方組成

川當歸、川續斷、川杜仲、牛蒡子。

功效主治

半身不遂。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3錢,空心開水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何氏濟生論》卷一。

《雞峰》卷二十五: 活絡丹

配方組成

穿山甲半兩,白芷1兩,細辛1兩,藁本1兩,白殭蠶1兩,石膏1兩,藿香1兩,木鱉子1兩,骨碎補1兩,荊芥1兩,天麻1兩,天南星1兩,幹蠍1兩,大赭石2兩,羊躑躅1兩半,麻黃1兩半,草烏頭(春12兩,冬1斤,秋半斤,夏半斤)。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嚼1丸,荊芥湯送下,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雞峰》卷二十五。

《活人方》卷一: 活絡丹

配方組成

何首烏(生熟各半)4兩,香附(酒浸,炒)4兩,當歸3兩,天麻3兩,南星(薑汁制)2兩,橘紅3兩,枳殼2兩(炒),延胡(酒炒)2兩,撫芎1兩,羌活1兩5錢,獨活1兩,紅花1兩5錢,秦艽1兩,乳香5錢(出汗),沒藥5錢(出汗)。

功效主治

溼痰及風熱流滯經絡,以致口眼斜,手足搐搦,筋脈不舒,半身不遂,肢體疼痛。

炮製方法

煉蜜為丸,如彈子大,重3錢。

使用方法

每服1丸,空心淡薑湯,臨臥陳酒化服。

方劑來源出處

《活人方》卷一。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