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丸

《雞峰》卷二十: 大棗丸

配方組成

葶藶1兩,黃橘皮1兩,桔梗1兩。

功效主治

肺積息賁,脅下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嗽,發肺癰,其脈結澀者。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米飲送下5丸。以知為度。

方劑來源出處

《雞峰》卷二十。

《外科正宗》卷五: 大棗丸

配方組成

山羊屎、大棗。

功效主治

瘰癧,風溼熱毒、癰疽等患,日久潰爛,將見內腑者。

炮製方法

將山羊屎曬乾,入鍋炒炭存性,悶息,磨粉收藏。遇久爛不堪,將見內腑者,以大棗去皮核,先搗爛如泥,然後酌量分前粉,搗至成丸。

使用方法

每服4錢,仍以黑棗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外科正宗》卷五。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大棗丸

配方組成

大棗4升(蒸熟,去皮核,研膏),熟艾葉(濃煮粳米粥,拌勻焙乾)6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2兩,半夏(薑汁浸1宿,炒)2兩,人參4兩。

炮製方法

上藥搗羅4味為末,以棗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20丸,空心溫酒或米飲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大棗丸

配方組成

大棗15枚(去核),蓖麻子100粒(去皮)。

功效主治

耳聾。

炮製方法

上藥,爛搗,捻如棗核。

使用方法

塞耳中,20日效。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醫心方》卷九引張仲景方: 大棗丸

配方組成

大棗100枚(去核),杏仁100枚(熬),豉130枚。

功效主治

三十年咳。

炮製方法

豉、杏仁搗令相得,乃納大棗,搗令就和,調丸,如棗核大。

使用方法

1丸含之,稍咽汁,每日2次。漸增之,常用良。

方劑來源出處

《醫心方》卷九引張仲景方。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