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半兩,皂兒黃半兩,人參半兩。
嗽血。
除膠,上為細末,湯少許,烊膠和,如雞頭子大。
白湯化下。
《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方》。
人參2兩,黃耆2兩,麥冬2兩。
肺虛咳嗽,吐血不止,陰虛內熱。
煉蜜為丸。
每服4錢,開水送下。
《飼鶴亭集方》。
團參1兩,白朮1兩,山芋1兩,棗(焙乾為末)1兩,陳倉米(炒黃色)1兩,甘草(炙)1分,草豆蔻(去皮)半兩。
脾胃氣虛,肌體羸瘦。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
每服1丸,米飲嚼下,日3次。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人參(去蘆)、草龍膽、防風(去蘆)、枳殼(炒)、白茯苓、甘草(炙)、黃耆、胡黃連(炒)、鱉甲(醋炙)各等分。
小兒肌瘦,骨蒸潮熱,夜多盜汗。
上為末,以豬膽汁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5丸,食後米飲送下。
《普濟方》卷三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