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參散

《聖惠》卷四: 沙參散

配方組成

沙參1兩(去蘆頭),白薇1兩,石膏2兩半,川芒消1兩,人參3分(去蘆頭),茯神1兩,梔子仁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羚羊角屑1兩,子芩1兩。

功效主治

心實熱,驚悸喜笑,心神不安。

炮製方法

上為粗散。

注意事項

忌炙煿、熱面。

使用方法

每服3錢,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入地黃汁1合,竹瀝半合,更煎1-2沸,食後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四。

《聖惠》卷三: 沙參散

配方組成

沙參3分(去蘆頭),甘菊花3分,酸棗仁3分,枳實3分(麩炒微黃),桔梗3分(去蘆頭),茯神3分,桑根白皮3分(銼),葳蕤3分,羚羊角屑3分,大腹皮3分(銼)。

功效主治

肝臟氣逆,面色青,多饒恐怒,胸膈煩滯,心神不安。

炮製方法

上為散。

使用方法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三。

《聖惠》卷四: 沙參散

配方組成

沙參3分(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石膏3分,防風3分(去蘆頭),人參3分(去蘆頭),獨活3分,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1兩,芎3分,羚羊角屑3分,遠志3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功效主治

心臟中風,虛煩目眩,恍惚不定。

炮製方法

上為散。

使用方法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加竹瀝半合,更煎1-2沸,不拘時候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四。

《聖惠》卷四: 沙參散

配方組成

沙參3分(去蘆頭),白茯苓3分,遠志半兩(去心),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防風半兩(去蘆頭),龍齒1兩,天門冬1兩(去心),生乾地黃1兩。

功效主治

心風虛悸,恍惚多忘,驚恐。

炮製方法

上為粗散。

使用方法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2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四。

《聖惠》卷三十二: 沙參散

配方組成

沙參(去蘆頭)1兩,防風(去蘆頭)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甘菊花1兩,赤芍藥1兩,地骨皮1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1兩,黃耆1兩半(銼)。

功效主治

風氣攻瞼眥,致眼癢急,似赤不赤。

炮製方法

上為散。

使用方法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三十二。

《聖惠》卷二十四: 沙參散

配方組成

沙參3分(去蘆頭),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白附子半兩(炮裂),白鮮皮半兩,天麻半兩,犀角屑半兩,丹參3分,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功效主治

風熱,面板生(??)瘰,搔之癢痛。

炮製方法

上為細散。

使用方法

每服1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二十四。

《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沙參散

配方組成

沙參1兩半,桂(去粗皮)半兩,桃仁49枚(去皮尖雙仁,炒,研)。

功效主治

陰疝牽引疼痛。

炮製方法

上為散。

使用方法

每服2錢匕,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