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半兩,赤石脂半兩,補骨脂(炒)半兩,木賊半兩,附子1枚(炮,去皮臍)。
婦人產臥傷耗經絡,未得平復,而勞役損動,以致血暴崩下,淋漓不止;或因鹹酸不節,傷蠢榮衛,氣衰血弱,變為崩中,甚則肝經損壞,小腹滿痛。
上為末,陳米飲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食前溫酒送下;米飲亦得。
《產育寶慶集》捲上。
艾葉(醋炒)、鹿角霜、乾薑(炮)、伏龍肝各等分。
婦人衝任虛弱,月候不調,來多不斷,淋漓不止。
上為細末,熔鹿角膠和藥,乘熱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空心食前淡醋湯送下。
《楊氏家藏方》卷十五。
黃芩1兩,龜版1兩,白芍1兩,樗根皮7錢半,黃柏3錢(炒),香附2錢半,生地3錢,白朮(炒)5錢。
婦人經水過多,淋漓不止。
上為末,酒糊為丸。
空心服50-70丸。
《便覽》卷四。
黃柏(酒浸,炒)1兩,香附(炒)1兩,山梔(炒黑)2兩,苦參5錢,白朮(去蘆)7錢半,白芍(酒炒)7錢半,山茱萸(酒蒸,去核)5錢,椿根皮(酒炒)5錢,貝母(去心)2錢,乾薑(炒)2錢,敗龜版(酒炙)2兩。
溼熱帶下。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80丸,空心白滾水送下。
《回春》卷六。
附子1兩半(鹽水炒黑),艾葉1兩半(醋炒黑),當歸3兩(醋炒),血餘3兩(炙炭),赤石脂3兩(醋煅)。
產後陽虛崩脫,脈細者。
上為末,煉蜜為丸。
每服2-3錢,烏梅煎湯送下。
《醫略六書》卷三十。
黃耆3兩,當歸2兩,白芍2兩,黃芩2兩,黃櫱2兩,生地4兩,龜版(炙)4兩,香附2兩(童便炒),樗皮2兩。
婦人陰虛火動爍陰,經水過多,潮熱眩暈,燥渴盜汗。
上為末,酒為丸。
每服3錢,白滾湯送下。
《醫級》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