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妙丸

《玉案》卷五: 四妙丸

配方組成

韭菜子4兩(炒),菟絲子4兩,牡蠣2兩(煅,人乳淬),龍骨(煅)2兩。

功效主治

精不固。

炮製方法

上為末,荷葉煎湯為丸。

使用方法

每服3錢,空心鹽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玉案》卷五。

《瘍科心得集》卷下: 四妙丸

配方組成

蒼朮、黃柏、當歸、細生地。

功效主治

溼熱在經,筋骨疼痛,瘡瘍遍體,而兼血虛者。

方劑來源出處

《瘍科心得集》卷下。

《瑞竹堂方》卷二: 四妙丸

配方組成

肉豆蔻1兩(用鹽酒浸,破故紙同炒乾燥,不用故紙),山藥1兩(酒浸,北五味子同炒乾燥,不用五味子),厚朴2兩(去粗皮,青鹽1兩同炒,青鹽不見煙為度,不用鹽),大半夏1兩(每個切作2塊,木豬苓亦作片,水浸,炒燥,不用豬苓)。

功效主治

脾胃虛弱,脾土不能化,痰成窠鬥,停於胸臆,飲食既少復遲。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1分,沉香1分,作二次上為衣,陰乾。

使用方法

每服50-70丸,空心鹽酒或米飲或鹽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瑞竹堂方》卷二。

《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四妙丸

配方組成

蒼朮2兩,白芍2兩5錢,龜板(好酒炙酥)2兩5錢,黃柏5錢(鹽、酒拌炒)。

功效主治

鶴膝風。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60-70丸,當歸湯送下;酒亦可。

方劑來源出處

《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成方便讀》卷三: 四妙丸

配方組成

二妙丸,牛膝、苡仁。

功效主治

痿證。

方劑來源出處

《成方便讀》卷三。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