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子1兩(取末半兩),青橘皮(去白,焙)1兩,丁香1兩,木香1兩,硇砂(研)1兩,沉香(銼)1兩,檳榔2個(銼),桂(去粗皮)半兩,乾薑(炮)半兩,巴豆10粒(去皮心膜,出油,研)。
積滯。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豌豆大。
每服1-2丸,食後、臨臥橘皮湯送下。
《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代赭(煅,醋淬3-7遍,研)1兩,礞石(研)1兩,桂(去粗皮)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巴豆(去皮心膜,壓去油)半兩,京三稜(煨,銼)1分,楝實肉1分,硇砂(研)3分。
久積癥癖,冷熱不調,痰逆痞悶,心腹刺痛,喘滿膨脹,洩利羸困,不思飲食。
上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3丸,木香湯送下。
《聖濟總錄》卷七十二。
丁香9個,縮砂仁20個,烏梅肉3個,巴豆2個(去皮油心膜)。
小兒乳食積滯,吐瀉腹脹,大便酸臭及一切積聚成疳。面黃白色,多睡,口中氣溫,大便黃赤而臭。吐乳瀉,此由啼哭未已,以乳與兒,停滯不化得之。小兒食停胃口而作吐。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黍米大。
3歲以上每服3-5丸,3歲以下每服2-3丸,溫水送下,不拘時候。
《小兒藥證直快》卷下。
砂仁半兩,制青皮(銼)半兩,淨陳皮半兩,莪術半兩,三稜(並煨)半兩,巴豆21個(去皮膜,不去油,同前5味炒令黃色,去巴豆不用)。
小兒乳食宿滯不化,胸膈不利,嘔吐噁心,便利不調,大便酸臭,重傷乳食,或作諸癇。小兒一切所傷,面黃肌瘦,肚大腹脹,癖積塊硬,頭大腳細,雖進飲食,不生肌肉,腹內作痛,下痢腥臭。
上為末,醋麵糊為丸,如黃米大。
每服20-30丸,溫米湯送下,日2次。
《永類鈐方》卷二十引《保嬰方》。
白姜(炮)1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枳殼(炮)5錢,三稜(炮)5錢,莪術(炮)5錢,薑黃(炮)5錢,畢澄茄5錢,百草霜(微炒)3錢,陳皮(去白)3錢,粉草(炙)3錢,大麴餅(生)3錢,巴豆50枚(去油),杏仁50粒(去皮尖),清油半兩,酒煮黃蠟2兩。
小兒積聚。
上除巴、杏另研外,餘為細末,入巴、杏拌勻,以清油熔蠟化開,入藥末,作1蠟(木匱)丸,合收,臨用旋丸。
每服1丸,空心生薑湯送下。
《普濟方》卷三九二。
木香1錢半,人參(去蘆)1錢半,黃連(炒去須)3錢,蓬莪術(煨)3錢,橘皮(去白)、青皮(去瓤,炒)、檳榔(去臍)2個。
嬰孩小兒積聚。
上為極細末,用面煮糊為丸,如黍米大。
食後米飲送下。
《袖珍小兒》卷七。
海粉、石鹼、三稜、莪術、五靈脂、紅花、香附。
一切積熱瘀血,堅積石瘕。
上為丸服。
治虛勞日久,不任舟車。禹功等丸者,宜四物湯送下。
《不居集》(下集)卷六。
綠礬(炒紅)2兩,炒山楂、炒麥芽、陳皮、煨草果、檳榔、三稜、莪術、生木香(不見火)、神曲。
米、麥、果、菜、肉食積滯。
上為末,用大腹皮4兩煎湯,與神曲打糊為丸。
每服3錢,米飲湯送下。
《梅氏驗方新編》卷二。
丁香9個,砂仁12個,巴豆1個(去皮心膜及油)。
小兒腹痛,口中氣溫,面黃色,且無精彩,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黍米大。
3歲以上每服3-5丸,3歲以下每服1-2丸,溫水送下。
《醫學正傳》卷八。
丁香、茴香、陳皮、青皮、神曲、三稜、白朮、巴豆、益智仁。
小兒乳積、食積、氣積。
上為末,為丸。
口服。
《幼科折衷》捲上。
廣皮1兩,三稜1兩,莪術1兩,檳榔1兩,青皮1兩,卜子1兩,枳實1兩,草豆蔻1兩,麥芽1兩,木香7錢,神曲2兩,山楂肉1兩5錢,厚朴1兩5錢。
癥瘕痞癖。
上為末,黑沙糖為丸,每丸重1錢。
每服1丸,白湯送下。
《馮氏錦囊·雜症》卷十三。
縮砂(去殼)21粒,百草霜3錢,巴豆(去油皮)2個,烏梅(去核)7個,杏仁(去皮尖,炒)21粒,半夏(去臍,湯泡7次)9個。
小兒吞酸,噁心嘔吐,心腹刺痛,飧洩如痢。
上為末,煮麵糊為細丸。
每服奇數,生薑湯送下。
《誠書》卷十。
蘿蔔子(炒)3錢,紫蘇子3錢,厚朴(薑汁炒)5錢,陳皮5錢,香附(炒)3錢,甘草(炙)2錢,青皮(炒)2錢,山楂肉5錢,白朮(炒)1錢,茯苓5錢,人參3錢,黃連(薑汁炒)3錢,半夏曲3錢,枳實(炒)3錢,蒼朮5錢(米泔浸,炒)。
小兒諸積。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
米湯送下。
《萬氏家抄方》卷五。
人參6分,白朮6分,茯苓6分,黃連6分,神曲6分,麥芽6分,使君子6分,山楂6分,橘紅6分,蕪荑4分,胡連8分,阿魏2分,血竭2分,蘆薈5分,甘草4分。
小兒積塊。
上為末,米糊為丸。
口服。
《嵩崖尊生》卷十五。
丁香、枳殼、益智、三稜、莪術、巴霜、陳皮、神曲、茴香。
小兒有積,大便不通。
上為末,為丸。
口服。
《幼科折衷》捲上。
丁香20粒,砂仁20粒,使君子5個,烏梅3個。
小兒乳食傷科,心腹脹滿,氣粗壯熱,或瀉或嘔。
上為末,爛飯為丸,如麻子大,加巴豆3個,去盡油同丸。
每服3丸,陳皮湯送下。
《嬰童百問》卷五。
石燕5錢(7次醋淬),木鱉子5錢(去油),蜜陀僧1兩,丁香4錢,膩粉4錢。
小兒積塊。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粟米大。
每服15丸,米湯送下。
《丹溪治法心要》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