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歸丸

《醫略六書》卷三十: 右歸丸

配方組成

熟地5兩,萸肉3兩,附子1兩(炮),肉桂1兩(去皮),山藥3兩(炒),茯苓1兩半,沉香5錢,丁香1兩。

功效主治

產後腎虛冷伏,真火不歸,直衝清道,而升降失常,故呃逆連連不止,脈沉細者。

炮製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使用方法

每服3錢,烏梅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醫略六書》卷三十。

《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右歸丸

配方組成

大懷熟地8兩,山藥(炒)4兩,山茱萸(微炒)3兩,枸杞(微炒)4兩,鹿角膠(炒珠)4兩,菟絲子(制)4兩,杜仲(薑湯炒)4兩,當歸3兩(便溏勿用),肉桂2兩(漸可加至4兩),制附子2兩(漸可加至5-6兩)。

功效主治

元陽不足,或先天稟衰,或勞傷過度,以致命門火衰,而為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膨脹;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臍腹多痛;或大便不實,瀉痢頻作;或小水自遺,虛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節痺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腫;陽虧精滑,陽萎精冷。

炮製方法

上先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100餘丸,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或丸如彈子大,每嚼服2-3丸,以滾白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