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半兩,明阿膠(炒酥)半兩,黃耆(蜜炙)半兩,白茯苓半兩,紫菀茸半兩,當歸半兩,川芎半兩,半夏(制)半兩,貝母(去心)半兩,枳殼(制)半兩,北梗半兩,秦艽(洗)半兩,甘草(焙)半兩,人參2錢半,北五味子2錢半,羌活2錢半,防風2錢半,杏仁(水浸,去皮)2錢半,款冬花2錢半,桑白皮(炒)2錢半,生鱉甲(去裙,米醋炙黃)。
勞瘵嗽喘,咯血,聲焦,潮熱盜汗。
上為粗末。
每服2錢半,加生薑、大棗,水煎,食後少頃服。
《直指》卷九。
人參1兩,黃耆(鹽湯潤,炙)1兩,當歸(酒浸,焙)1兩,厚朴(薑汁制.炒)1兩,桔梗1兩,白芷1兩。
瘰癧,瘡破久不收口。
上為末。
每服3錢,熱酒調下,不飲酒者,木香湯送下。
《外科啟玄》卷十二。
人參、黃耆、當歸、芍藥、白朮、五加皮、官桂、甘草、前胡、秦艽各等分。
虛寒自汗。
上為細末。
每服5錢,水1盞,加生薑5片,大棗2個(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御藥院方》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