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湯

《醫徹》卷二: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1錢(姜制),枳實1錢(麩炒),萊菔子1錢(焙,研),木香5分,黃芩1錢,廣皮1錢,山楂1錢半,豆豉1錢,炙甘草3分,柴胡7分,檳榔1錢。

功效主治

痢疾,飲食停滯下積者。

使用方法

加砂仁末7分,生薑1片,水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醫徹》卷二。

《聖濟總錄》卷一六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黃連(去須)半兩,當歸(銼,焙)1分,枳殼(去瓤,麩炒)1分半。

功效主治

產後水瀉不止。

炮製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腹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五。

《醫徹》卷一: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姜制)1錢,枳殼(麩炒)1錢,廣皮1錢,山楂2錢,卜子1錢(焙,研),甘草3分(炙),柴胡7分,葛根1錢。

功效主治

傷寒夾食。

使用方法

加熟砂仁末7分,生薑1片,水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醫徹》卷一。

方出《校注婦人良方》卷七,名見《赤水玄珠》卷二十: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薑汁炒)。

功效主治

婦人心腹脹滿。月水不通,氣滯痞嘔,結痰在上,寒熱。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加生薑7片,水煎溫服,不拘時候。間服沉香降氣湯。

方劑來源出處

方出《校注婦人良方》卷七,名見《赤水玄珠》卷二十。

《張氏醫通》卷十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陳橘皮、甘草、茯苓、乾薑。

功效主治

脾胃虛寒作脹,腹中時痛時止。

方劑來源出處

《張氏醫通》卷十六。

《片玉痘疹》卷十二: 厚朴湯

配方組成

蒼朮、陳皮、厚朴(薑汁炒)、豬苓、甘草、大腹皮、茯苓皮。

功效主治

脾胃素虛,飲水太多,蓄積於內,所食過度,積熱於中,痘後腹膨如鼓,眼胞微腫者。

使用方法

水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片玉痘疹》卷十二。

《痘疹全書》卷下: 厚朴湯

配方組成

蒼朮、大腹皮、厚朴(姜制)、陳皮、豬苓、木香、茯苓皮。

功效主治

痘疹脾虛,溼熱內蓄,腹膨如鼓,目胞微腫者。

使用方法

水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痘疹全書》卷下。

《醫方類聚》卷一○二引《御醫撮要》: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微煙出)2兩,人參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炒)2兩,白朮2兩。

功效主治

脾胃氣,不能食,腹內冷氣脹悶。

炮製方法

上為散。

注意事項

忌桃、李、雀肉、大蒜。

使用方法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1分(拍碎),同煎至6分,去滓,溫溫服之,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醫方類聚》卷一○二引《御醫撮要》。

《普濟方》卷二○一: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4兩(炙),桂心5枚,生薑3-4兩。

功效主治

霍亂。

使用方法

以水6升,煎取2升,分3次服。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二○一。

《普濟方》卷一九九: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4兩(制),甘草6兩,乾薑2兩,陳皮2兩。

炮製方法

上粗銼,以井花水洗二十一度,以水5升煮幹,加桂末3兩、炒鹽5兩,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1錢,以沸湯點下,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一九九。

《普濟方》卷一八二: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陳皮、半夏、茯苓、蒼朮、白朮、草果、藿香、南星、芍藥、黃耆、粉草、砂仁各等分,人參少、木香少、官桂少。

功效主治

氣患發熱,頭疼氣急,全不思飲食。

使用方法

每服加生薑5片,水2盞,棗子2個,煎至1盞,食前服。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一八二。

《朱氏集驗方》卷四: 厚朴湯

配方組成

生薑1兩,厚朴1兩,棗肉1兩(以上用水1碗煎幹,入粟米粥半盞,同杵為餅子,貼壁上候幹,取下焙乾,並後藥同研服),縮砂仁(炒)半兩,良姜半兩,草果仁(炒)半兩,甘草(炙)半兩,白朮半兩,訶子(炮)半兩,肉桂2錢半。

功效主治

脾胃不和,冷瀉腹痛。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入燒鹽少許,空心沸湯點下。

方劑來源出處

《朱氏集驗方》卷四。

《保命集》卷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姜制)5兩,白朮5兩,半夏2兩,枳實1兩(炒),陳皮(去白)2兩,甘草2兩(炙)。

功效主治

胃虛而便秘,不能飲食,小便清利。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5錢,水1盞半,生薑5片,大棗3個,煎至1盞,去滓,空心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保命集》卷中。

《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分,人參1分,粟米(炒)1合。

功效主治

小兒嘔吐不止。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1錢匕,水7分,加生薑2片,同煎至4分,去滓,分2次溫服,早晨、日、晚各1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醫宗己任編》卷三: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檳榔、枳實、澤瀉、青皮、黃芩、甘草。

功效主治

痢疾,若初起但覺腹痛,水瀉無度。

方劑來源出處

《醫宗己任編》卷三。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炙)3分,大黃(銼,炒)2兩,檳榔(銼)3分,枳殼(去瓤,麩炒)3分,樸消3分,高良薑3分。

功效主治

霍亂,脹滿,咳嗽。乾霍亂。脹滿。寒痰咳嗽。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

方出《證類本草》卷十三引《梅師方》,名見《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驗方》: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3兩,黃連3兩。

功效主治

水谷痢久不愈。

炮製方法

上銼。

使用方法

水3升,煎取1升,空心服。

方劑來源出處

方出《證類本草》卷十三引《梅師方》,名見《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驗方》。

《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傷寒括要》: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2兩(去皮,塗薑汁,炙數遍令香),半夏2兩,人參1兩,甘草1兩(炙)。

功效主治

太陽病,發汗後,腹脹滿。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4錢,水1盞,加生薑5片,煎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傷寒括要》。

《聖惠》卷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4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4兩(去蘆頭),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甘草1兩(炙微赤,銼)。

功效主治

脾胃虛弱,胸膈氣滯,吐逆不下食。

炮製方法

上為散。

使用方法

每服3錢,用煎成小麥汁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下白豆蔻丸。

方劑來源出處

《聖惠》卷五。

《醫心方》卷二十二引《極要方》: 厚朴湯

配方組成

當歸4兩,人參3兩,厚朴3兩,芎2兩,乾薑2兩。

功效主治

妊娠飲食不消,成霍亂,心腹痛,大吐,胸心淡。

使用方法

以水9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羸人分4次服。

方劑來源出處

《醫心方》卷二十二引《極要方》。

《千金翼》卷十八: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炙)4兩,半夏(洗)4兩,茯苓4兩,白朮4兩,枳實4枚(炙),芍藥2兩,黃耆2兩,生薑8兩(切),麥門冬1升(去心),桂心5合,人參2兩,甘草(炙)2兩。

功效主治

久積痰冷,胸脅痞滿,不受食飲,渾渾欲吐,血室空虛,客陽通之,令脈緊數,重熱水蒸,汗漏如珠,四肢煩痛,唇口乾燥,渴引水漿。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以水1鬥5升,煮取5升,分4服。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翼》卷十八。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參3分,草豆蔻(去皮)3分,陳橘皮(湯浸,去瓤,焙,炒)3分,半夏(湯洗去滑,生薑汁制)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木香半兩,白朮(炒)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

功效主治

脾臟虛冷,腹脹腸鳴,(疒丂)痛洩瀉,飲食不化。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4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1個(擘),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千金翼》卷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炙)3兩,枳實(炙)3兩,生薑3兩,芍藥1兩,五味子1兩,茯苓1兩,前胡1兩,人參半兩,大棗20枚(擘)。

功效主治

產後4日之中血氣,口乾噓吸。

注意事項

禁冷物。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5合,分為3服,適寒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翼》卷六。

《千金翼》卷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炙)4兩,乾薑(炮)4兩,桂心4兩,黃芩3兩,芍藥3兩,乾地黃3兩,茯苓3兩,大黃3兩,桃仁(去尖皮)2兩,虻蟲(熬,去翅足)2兩,甘草(炙)2兩,芒消1兩,枳實(炙)5兩,白朮5兩(一方有梔子14枚)。

功效主治

產後腹中滿痛,惡露不盡。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以水1鬥,清酒3升,合煮取3升,絞去滓,下芒消令烊,適寒溫服1升,1日3次。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翼》卷六。

《千金》卷十七: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2兩,麻黃2兩,桂心2兩,黃芩2兩,石膏2兩,大戟2兩,橘皮2兩,枳實3兩,甘草3兩,秦艽3兩,杏仁3兩,茯苓3兩,細辛1兩,半夏1升,生薑10兩,大棗15枚。

功效主治

肺勞。風虛冷,痰澼水氣,晝夜不得臥,頭不得近枕,上氣胸滿,喘息氣絕。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以水1鬥3升,煮取4升,分為5服。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卷十七。

《千金》卷十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2兩,乾薑2兩,阿膠2兩,黃連5兩,石榴皮3兩,艾葉3兩。

功效主治

久痢。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分2次服。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卷十五。

《千金》卷三: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4寸(如手大長,去皮,炙,削)。

功效主治

婦人下焦勞冷,膀胱腎氣損弱,白汁與小便俱出者。

使用方法

以酒5升煮兩沸,去滓,取桂1尺為末,納汁中調和。1宿勿食,旦頓服之。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卷三。

《延年秘錄》引蔣孝瑜方(見《外臺》卷八):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3兩(炙),白朮1兩,人參1兩,茯苓3兩,生薑5兩,橘皮2兩。

功效主治

脾胃弱,不能食,腹內冷氣。

炮製方法

上切。

注意事項

忌桃、李、雀肉、酢物。

使用方法

以水4升,煮取1升2合,分為3服。

方劑來源出處

《延年秘錄》引蔣孝瑜方(見《外臺》卷八)。

《外臺》卷六引《經心錄》: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2兩(炙),生薑3兩,枳實3兩(炙)。

功效主治

霍亂後煩嘔;霍亂吐利腹脹。

炮製方法

上切。

使用方法

以水6升,煮取2升,分3服。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六引《經心錄》。

《外臺》卷十六引《刪繁方》: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4兩(炙),枳實(炙)3兩,桂心3兩,橘皮3兩,大黃3兩,甘草2兩(炙),五加皮5兩,生薑5兩,大棗20個(擘)。

功效主治

肺虛勞寒,腹脹膨膨,氣急,小便數少。

炮製方法

上切。

注意事項

忌海藻、菘菜、生菜。

使用方法

以水1鬥2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十六引《刪繁方》。

《局方》卷十: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用生薑2斤制)10斤,棗1鬥6升,丁香皮8兩,甘草(炒)11斤,丁香枝杖12兩,鹽(炒)15斤。

功效主治

脾胃虛冷,腹痛洩瀉,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嘔逆噁心,不思飲食。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2個(擘破),同煎至7分,熱服。常服每服1錢,食前沸湯點服。

方劑來源出處

《局方》卷十。

《聖濟總錄》卷一五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白朮(炒)1兩,竹茹1兩,半夏(為末,生薑汁製作餅,曬乾)1兩。

功效主治

妊娠嘔逆不下食。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五六。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1兩,乾薑(炮)1兩,白朮(銼,炒)1兩,甘草(炙)半兩,陳橘皮(去白,炒)3分。

功效主治

產後洩瀉不止。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生乾地黃(焙)1兩,蒼朮(切,焙)1兩,當歸(切,炒)3分,酸石榴皮半兩。

功效主治

產後洩瀉久不止,不思飲食。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聖濟總錄》卷一六三: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人參1兩,白朮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沉香(銼)1兩,烏藥(銼)1兩,甘草(炙,銼)1兩,藿香葉1兩。

功效主治

產後嘔逆,不進飲食。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三。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高良薑(銼,炒)2兩,人參2兩,白朮(銼,炒)2兩,麥門冬(去心,炒)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桂(去粗皮)1兩半,甘草1兩半,紫蘇莖葉(全用,細銼)1兩1分,陳橘皮(去白,炒)1兩1分,吳茱萸1兩(洗去滑,略炒)。

功效主治

產後霍亂吐利,四肢逆冷,虛煩。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乾薑(炮)1兩,當歸(銼,炒)1兩,甘草(炙)1兩。

功效主治

產後霍亂,吐利不止。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4兩(炙),吳茱萸5合,人參3兩,茯苓4兩,桔梗3兩,生薑8兩,玄參3兩,芎4兩,白朮4兩,附子3兩,橘皮3兩(去赤脈)。

功效主治

上焦閉塞,乾嘔,嘔而不出,熱少冷多,好吐白沫清涎,吞酸。

炮製方法

上切。

注意事項

忌豬肉、桃、李、雀肉、大醋。

使用方法

以水9升,煮取3升,絞去滓,分3服。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陳橘皮(去白,切,焙)2兩,當歸(銼,炒)2兩,桂(去粗皮)2兩,甘草(炙)1兩,人參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朮(銼,炒)3兩。

功效主治

產後霍亂吐利,肢體逆冷。

炮製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4兩(炙),幹扁豆葉2兩,茯苓3兩,白朮5兩,人參3兩。

功效主治

霍亂後不欲食,胃弱嘔吐不止。

炮製方法

上切。

注意事項

忌桃、李、大醋、雀肉等。

使用方法

以水7升,煮取2升,分3服。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聖濟總錄》卷一五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銼,生薑汁浸1宿,炒熟)4兩,白朮4兩,白芷2兩,乾薑(炮)1兩,甘草(炙)2兩,益智(炒,去皮)2兩,陳橘皮(去白,切,炒)2兩,縮砂(炒,去皮)2兩。

功效主治

妊娠心脾痛,嘔逆不下食。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五五。

《聖濟總錄》卷一二四: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人參1兩。

功效主治

咽喉幹痛,心腹滿悶,不能飲食。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半分(拍破),煎至1盞,去滓,分2次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二四。

《肘後方》卷二: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4兩(炙),桂2兩,枳實5枚(炙),生薑3兩。

功效主治

霍亂煩嘔腹脹。脾冷實,下痢。

注意事項

忌生蔥。

使用方法

以水6升,煮取2升,分為3服。

方劑來源出處

《肘後方》卷二。

《外臺》卷七引《深師方》: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炙)3兩,桂心3兩,芍藥3兩,半夏(洗)3兩,枳實3枚(炙),甘草2兩(炙),麥門冬4兩(去心),黃芩1兩,乾薑2兩。

功效主治

腹脹滿膨膨,逆害飲食,熱不得臥,流汗。

炮製方法

上切。

注意事項

忌生蔥、海藻、菘菜、羊肉、餳。

使用方法

以水1鬥,煮取2升半,絞去滓,服8合,每日3次。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七引《深師方》。

《外臺》卷十引《深師方》: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1兩(炙),人參1兩,半夏4兩(洗),生薑8兩,茯苓2兩,甘草(炙)2兩,橘皮2兩,桂心2兩,枳實2兩(炙)。

功效主治

上氣,煩悶嘔逆,不得飲食。

炮製方法

上切。

注意事項

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醋物。

使用方法

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

方劑來源出處

《外臺》卷十引《深師方》。

方出《醫心方》卷二十三引《博濟安眾方》,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2兩(炙),白朮1兩(炒)。

功效主治

產後嘔逆,不能食。產後洩瀉腹痛。

使用方法

以水2升,煎取1升,分4-5次服。

方劑來源出處

方出《醫心方》卷二十三引《博濟安眾方》,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陳橘皮(去白,焙)半兩,藿香(去枝梗)3分,高良薑(銼,炒)3分,當歸(切,焙)3分。

功效主治

產後霍亂吐利。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聖濟總錄》卷五十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3分,人參半兩,當歸(切,焙)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麥糵(微炒)1分,白檳榔(微煨,銼)1枚。

功效主治

冷氣衝心痛。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1棗大(拍破),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六。

《聖濟總錄》卷九十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1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芎3分,白龍骨1兩,當歸(切,焙)1兩。

功效主治

小腸虛冷,臍下急痛,小便滑數。

炮製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2個(擘破),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九十六。

《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1兩,白朮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1兩,柴胡(去苗)1兩,石斛(去根)1兩,肉豆蔻(去殼)1兩,地骨皮1兩,犀角(鎊)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參1兩,甘草(炙,銼)1兩,青木香半兩。

功效主治

氣勞。心腹脹滿,吃食不得,胸膈煩悶,面色萎黃,身體無力,不能行履。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大棗2個(擘破),生薑1棗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1日2次。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聖濟總錄》卷八十四: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木香1兩,檳榔1兩。

功效主治

嶺南腳氣攻心痛悶亂。

炮製方法

上各為粗末。

使用方法

先以水3盞,加生薑1分,厚朴末3錢匕,煎取濃汁2盞,下檳榔末、木香末各2錢,再煎1-2沸,去滓溫服,不拘早、晚。當快利1-2行為效。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八十四。

《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4兩(去皮,塗薑汁炙令紫),乾薑(炮)2兩。

功效主治

脾胃氣虛,滑洩下痢白膿。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漿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半,黃連(去須,炒)1兩。

功效主治

傷溼,濡瀉不定。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大棗2個(擘破),煎至1盞,去滓,空心溫服,1日2次。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銼)1兩半(生薑汁浸1宿,炒令紫),草豆蔻(去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高良薑半兩,五味子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甘草(炙)1兩,麥糵(炒)1兩,柴胡(去苗)1兩,人參1兩,麻黃(去根節,煮,掠去沫,焙)1兩,陳曲(炒)1兩,訶黎勒(炮,去核)1兩,益智(炒,去皮)2兩,烏頭(炮裂,去皮臍)2兩,乾薑(炮)1分。

功效主治

膈氣,宿食不消。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生薑3片,大棗2個(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3兩,牡蠣(煅)3兩,人參1兩。

功效主治

三消渴疾,飲水無度,小便隨之,肌肉消瘦。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聖濟總錄》卷五十七: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2兩,檳榔3枚,肉豆蔻(去殼)1兩,吳茱萸(湯浸,焙乾,炒)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1兩。

功效主治

虛冷(月真)脹,或反胃兩脅妨滿,食不化。

炮製方法

上銼,如麻豆。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3片,煎取8分,去滓,空腹溫服,良久再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七。

《千金翼》卷十八: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炙)3兩,高良薑3兩,桂心3兩。

功效主治

霍亂面煩。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分2次服。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翼》卷十八。

《聖濟總錄》卷五十七: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吳茱萸(水浸1分,炒幹1兩半)。

功效主治

心腹卒痛。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次。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七。

《聖濟總錄》卷二十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人參1兩,枇杷葉(炙,拭去毛)半兩,肉豆蔻(去殼)半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

功效主治

傷寒,嘔噦不止,飲食不下。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五。

《聖濟總錄》卷五十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用生薑汁塗炙)1兩,檳榔(銼)1兩,食茱萸1兩,芍藥1兩,柴胡(去苗)1兩,當歸(切,焙)1兩,郁李仁(湯浸,去皮,炒)3分。

功效主治

九種心痛。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心、日午、夜臥各1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六。

《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薑汁塗炙)1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1兩,人參1兩。

功效主治

脾心痛。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1分(拍碎)、大棗2個(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各1次。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聖濟總錄》卷四十八: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人參半兩,草豆蔻(去皮)半兩,乾薑(炮)1錢半,甘草(炙,銼)1分。

功效主治

脾氣虧乏,不能生肺,而肺氣不足,多感風邪。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四十八。

《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1兩,幹木瓜1兩,高良薑(炒)半兩,香薷葉半兩,陳橘皮(去白,炒)半兩,紫蘇莖半兩。

功效主治

傷寒霍亂轉筋,風寒客於胃腑,吐利不止,心腹氣脹,不思飲食;霍亂轉筋,脈微而細,風寒客於胃,吐瀉不止。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鹽少許,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聖濟總錄》卷五十七: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當歸(切,焙)1兩,桂(去粗皮)1兩,高良薑1兩,芎1兩。

功效主治

心腹卒(疒丂)痛如刺,胸脅脹滿。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次。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七。

《聖濟總錄》卷二十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當歸(切,焙)半兩,木香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大腹皮(炒)半兩。

功效主治

傷寒後腹痛,兼兩脅脹滿。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半盞,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五。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1兩,白朮3分,桂(去粗皮)3分,桃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半兩,丁香半兩。

功效主治

胃冷嘔逆。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入醋數滴,去滓熱呷。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1兩,柴胡(去苗)1兩半,大黃(銼,炒)1兩半,朴硝2兩,枳實(去瓤,麩炒)3分。

功效主治

傷寒5-6日,大便不通,壯熱頭疼,譫語,腸中有結燥。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加生薑1棗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再服,以通為度,未通再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聖濟總錄》卷三十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3兩,半夏(為末,薑汁作餅,焙乾)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

功效主治

脾瘧不思食。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個(擘破),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臨臥各1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六。

《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2兩,人參1兩半,白朮1兩半,半夏(為末,生薑汁調作餅,曬乾)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

功效主治

霍亂嘔吐,不思飲食。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生薑3片,大棗1個(去核),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2兩,桂(去粗皮)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芍藥1兩,檳榔(銼)1兩。

功效主治

霍亂。心腹痛煩不止,或嘔。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5片,煎取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3度炙幹)4兩,枳殼(去瓤,麩炒微黃)1兩半。

功效主治

霍亂。吐利腹脹。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加生薑1分(拍碎),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次。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熟)3兩,人參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

功效主治

脾胃虛冷,氣逆嘔吐,不能下食。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4兩(生薑2兩同杵,陰1-2日,曬乾),白朮4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兩,烏藥(湯浸,銼,炒)2兩,甘草(炙,銼)2兩。

功效主治

脾胃不和,及心下急懊。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2個(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聖濟總錄》卷二十五: 厚朴湯

配方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令紫)3分,桂(去粗皮)半兩,訶黎勒(炮,去核)半兩,人參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丁香半兩,甘草(炙,銼)1分。

功效主治

傷寒汗後,腹脅脹滿,食少嘔逆。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半分(拍碎),大棗2個(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五。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