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1兩2錢,黃耆1兩半,厚朴2兩,川芎1兩,防風1兩,桔梗1兩,白芷1兩,芍藥1兩,官桂1兩,木香3錢,乳香3錢半,當歸半兩,沒藥3錢,甘草1兩,人參半兩。
發背疔瘡。
上為細末。
每服3錢,用酒1碗,盛煎3沸,和滓溫服。膏子貼之。
《儒門事親》卷十五。
蛇床子2兩(炒),牡蠣2兩(煅),甘草2兩(節,生用),大黃2兩。
便毒,惡瘡。
每服5錢,水1盞,酒半盞,隔宿煎,露1宿,次早5更服。
《普濟方》卷二九○。
保元湯,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白芍、天冬、連翹、忍冬、生薑。
氣血虛寒,潰瘍不收。
《張氏醫通》卷十六。
人參1錢,厚朴1錢,白芷1錢,川芎1錢,生黃耆2錢,防風1錢半,肉桂4分,桔梗5分,當歸身2錢,甘草5分。
臍腹胸脅癰疽,平塌漫腫,不紅不熱,皮色不澤者。
水煎服。
《瘍科遺編》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