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華散

《衛生寶鑑》卷五: 十華散

配方組成

附子(炮,去皮臍)1兩,桂心1兩,人參1兩,白朮(炒)1兩,黃耆1兩,乾薑(炮)1兩,青皮(去白,炒)1兩,羌活1兩,甘草半兩(炙),五加皮1兩(吳茱萸1兩,以水一碗同煮,至水盡為度,去茱萸不用,五加皮切片,焙)。

功效主治

酒色衰憊,霍亂吐利,偏風頑麻痺痛,腳氣注腫,行步不得。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2大錢,水1中盞,加生薑3片,大棗2個,煎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衛生寶鑑》卷五。

《局方》卷二(紹興續添方): 十華散

配方組成

五加皮6兩,陳皮(去白)6兩,乾薑(炮)6兩,甘草6兩,大川烏3兩,附子(炮)6兩,桔梗(炒)8兩8錢,肉桂(去粗皮)8兩8錢,綿黃耆(去蘆,炒)8兩8錢,蒼朮(去皮,炒)8兩8錢,羌活8兩8錢。

功效主治

丈夫五勞七傷,渾身疼痛,四肢拘急,腰膝無力;脾元氣虛,不思飲食,霍亂吐瀉,四肢冷麻;二毒傷寒,腳氣流注腫痛,行步不得及虛勞等患。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2片,大棗1個,煎6分,不拘時服;熱鹽酒調服亦得。

方劑來源出處

《局方》卷二(紹興續添方)。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