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珍湯

《喉科紫珍集》捲上: 十珍湯

配方組成

川芎7分,炙甘草4分,黨參2錢,熟地2錢,黃耆1錢5分,當歸1錢,白芍1錢,茯苓1錢,白朮1錢,桔梗1錢。

功效主治

咽喉諸症,膿出之後,氣血俱虛,不能收口,或飲食不思,虛熱惡寒。

使用方法

水2鍾,加大棗2個,煎7分,食後服。

方劑來源出處

《喉科紫珍集》捲上。

《審視瑤函》卷三: 十珍湯

配方組成

生地(酒洗)2錢,當歸(酒洗)1錢半,白芍(炒)1錢半,地骨皮(炒)1錢半,知母(鹽酒拌炒)1錢半,丹皮(童便浸,炒)1錢半,天門冬(去心)1錢半,麥門冬(去心)1錢半,人參(去蘆)5分,甘草梢5分。

功效主治

赤痛如邪症。陰虛火動,目赤痛,頭痛,寒熱交作,如風寒瘧疾狀。

炮製方法

上銼。

使用方法

白水2鍾,煎至8分,去滓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審視瑤函》卷三。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十珍湯

配方組成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陳皮、半夏、煨姜、大棗。

功效主治

婦人經行適來或斷,斷而復來,或5-6日,或10餘日,腹不痛、屬血虛者。

方劑來源出處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攝生眾妙方》卷二: 十珍湯

配方組成

人參1錢,白朮1錢,當歸(酒浸)1錢,黃耆(蜜炙)1錢,肉蓯蓉(酒洗)1錢,白茯苓8分,白芍藥8分,熟地黃8分,麥門冬(去心)8分,陳皮7分,半夏(薑汁浸,水洗7次)7分,肉桂(去皮)7分,五味子7分,砂仁7分,川芎7分,木香,甘草(炙)5分,龍骨(火煅)5分,牡蠣(煅)5分。

功效主治

無子。

使用方法

上(口父)咀。用水2鍾,加生薑3片,大棗3個,煎至8分,早服;滓再煎,至晚服。

方劑來源出處

《攝生眾妙方》卷二。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