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保和丸

《壽世保元》卷三: 加味保和丸

配方組成

白朮(去蘆,炒)5兩,枳實(麩炒)1兩,陳皮(去白)3兩,半夏(泡,姜炒)2兩,白茯苓(去皮)3兩,蒼朮(米泔浸,炒)1兩,川厚朴(姜炒)2兩,香附(酒炒)1兩,神曲(炒)3兩,連翹2兩,黃連(酒炒)1兩,黃芩(酒炒)1兩,山楂肉3兩,麥芽(炒)1兩,蘿蔔子2兩,木香5錢,三稜(醋炒)1兩,莪術(醋炒)1兩。

功效主治

虛弱之人,腹內積聚癖塊,脹滿疼痛,面黃肌瘦,肚大青筋,不思飲食。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薑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50丸,加至70-80丸,食後白滾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壽世保元》卷三。

《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加味保和丸

配方組成

白朮1兩5錢(土炒),神曲1兩5錢,蘿蔔子1兩5錢(炒),廣皮1兩5錢,連翹1兩5錢,半夏1兩5錢(炙),香附1兩5錢(炙),茯苓1兩5錢,黃芩1兩5錢,黃連5錢,山楂1兩(炒),厚朴1兩(炙),枳實1兩(炒),麥芽1兩(炒)。

功效主治

食積、酒積。痰飲。除胸膈痞滿,噯氣吞酸,腹痛便溏。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水法為丸,如綠豆大。

使用方法

每服3錢,白開水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古今醫鑑》卷五: 加味保和丸

配方組成

保和丸3錢,薑汁浸炒黃連3錢,山楂肉3錢。

功效主治

實熱翻胃。

炮製方法

上為末,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60丸,煎人參、竹瀝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古今醫鑑》卷五。

《保命歌括》卷五: 加味保和丸

配方組成

山楂3兩,神曲(炒)3兩,半夏(洗)3兩,茯苓3兩,白朮5兩,香附(酒浸)2兩,厚朴(薑汁炒)2兩,蘿蔔子(炒)2兩,陳皮2兩,連翹2兩,蒼朮(制炒)2兩,枳實(麩炒)2兩,淨黃連(酒炒)2兩,黃芩(酒炒)2兩。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薑汁煮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50丸,食後白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保命歌括》卷五。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