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子(去毛,炒熟)、大黃(火煨)。
上用橡子20個,納18個裝滿青鹽,於沙器內單擺定,用碗蓋之,燒存性,與生像子2個並香附子、大黃同為細末。
每日刷牙,掠髭鬢。
《瑞竹堂方》卷三。
麝香1分,生地黃2分,酒防己2分,熟地2分,當歸身3分,人參3分,草豆蔻皮5分,升麻1錢,羊脛骨灰2錢,黃連2錢,白豆蔻3錢,草豆蔻3錢,沒食子3個,五倍子1個。
牙痛。
上為極細末。
先用溫水漱口,擦之妙。
《蘭室秘藏》卷中。
玄蔞、谷精草、松子、白茯苓。
諸牙病。
上將玄蔞盛藥,蓋之,用麻繩縛定,鹽泥固濟2指厚,用炭火燒紅為度,土坑埋冷.取出去泥,用青鹽少許研細。
早晨刷牙,卻將刷牙水吐在盞中,用牙刷刷在頭髮上,如墨。頻刷著牙,黑縫齒如白玉。
《普濟方》卷七十。
川芎半兩,滑石半兩,細辛半兩,白蒺藜半兩,藁本半兩,甘松半兩,石膏半兩,茯苓半兩,膽礬半兩,白檀半兩,麝香半兩。
黑牙縫。
上為極細末。
每日刷牙。
《普濟方》卷七十。
燒白羊骨灰1兩,升麻1兩,黃連半錢。
上為末。
擦牙。
《丹溪心法》卷四。
青礬9錢(半生半枯),細辛(去土)、五倍子(去土)、白茯苓(去土)。
牙疼。
上為細末。
5-7日刷1次。
《醫方類聚》卷七十二引《王氏集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