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茯苓湯

《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人參茯苓湯

配方組成

人參2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黃耆1兩,白朮1兩,乾薑(炮)1兩,前胡(去蘆頭)1兩,甘草(炙)1兩,訶黎勒皮1兩,枇杷葉(拭去毛)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麻黃(去根節)1兩,桂(去粗皮)1兩,益智子(去皮)1兩。

功效主治

膈氣,宿食不消,痰毒氣虛,飲食無味,壯熱憎寒,霍亂吐逆,及脾洩氣痢,陰陽二毒,食毒,傷寒。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傷寒3日外,要出汗,並3服,衣被蓋出汗。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人參茯苓湯

配方組成

人參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甘草(炙)1兩,黃芩(去黑心)2兩,櫸皮2兩半(梁州者佳)。

功效主治

小兒洞洩不調。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1-2歲兒,每服1錢匕,水5分盞,煎至3分,去滓,分溫2服,空心、午後各1;兒大者,稍增之。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普濟方》卷一五八: 人參茯苓湯

配方組成

人參(去蘆頭)2錢半,川芎2錢半,白茯苓2錢半,桂心2錢半,知母2錢半,貝母(炒)2錢半,杏仁(去皮尖,麩炒)2錢半,苦葶藶(炒)2錢半,柴胡(去蘆頭)2錢半,半夏(湯泡7次,為粗末,取生薑自然汁制3次)2錢半,麻黃(去根節)2錢半,石膏2錢,陳皮1兩(去白),訶子(煨)2兩(取去皮),白朮1兩,甘草1兩(炙),羌活半兩,馬兜鈴半兩。

功效主治

痰盛,喘滿咳嗽。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水1盞半,加生薑7片,棗子2枚,煎至8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一五八。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人參茯苓湯

配方組成

人參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益智(去皮,微炒)3分,桔梗(炒)3分,前胡(去蘆頭)1兩,旋覆花2兩,木香半兩,甘草(炙,銼)1分,枇杷葉(炙,去毛)3分,柴胡(去苗)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大腹(銼)5枚。

功效主治

脾胃氣弱,不思飲食,日漸黃瘦。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2盞,加生薑3片,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心、夜臥各1。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