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1錢,白朮1錢,藿香1錢,木香1錢,甘草1錢,白茯苓1錢,乾薑2錢。
痘洩渴。
上銼細。
加生薑1片,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人參半兩,白朮半兩,茯苓半兩,甘草半兩,橘皮半兩,葛根半兩,澤瀉半兩,滑石半兩,藿香半兩。
中寒痞悶急痛,寒溼相搏,吐瀉腹痛。
上為末。
每服3錢,水1盞,煎至6分,溫服。
《宣明論》卷十二。
厚朴(去粗皮,生薑制)2兩,人參(去蘆)1兩,白朮1兩,半夏(湯洗7次)1兩,陳皮(去白)1兩。
胃氣不和,吐逆不思乳食;亦治霍亂吐逆。
上為細末。
每服1錢,水1小盞,加生薑2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
《衛生總微》卷十。
白朮(去蘆)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人參(去蘆)半兩,木香半兩,藿香葉半兩,幹葛(銼)半兩,滑石(膩白者)6錢,甘草(炙)3錢。
小兒嘔吐洩瀉,口乾唇燥,煩渴引飲,小便赤澀。
上為細末。
每服1-2錢,百沸湯調下;或生薑湯亦可;煎服更妙。
《普濟方》卷三九五。
人參3錢,白朮7錢,薄荷半兩,縮砂仁3錢,生地黃半兩,茯苓(去皮)半兩,甘草半兩,黃芩1錢,滑石3兩,藿香3錢半,石膏1兩。
遍身燥溼相搏,玄府緻密,遂令忪悸發渴,飲食減少,不為肌膚。
上為末。
每服3錢,水1盞,煎至6分,食前去滓溫服。日進2-3服。
《宣明論》卷十一。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桔梗、薏苡仁。
痘證收靨後,宜常服調理。
水煎服。
《片玉痘疹》卷十。
人參1錢,白朮1錢,白茯1錢,炙草1錢,藿香5分,木香2錢5分,乾薑2錢5分。
妊娠久瀉大渴。
作大劑,水煎,頻頻與之,以代湯水。
《萬氏女科》卷二。
人參、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蒼朮、陳皮、甘草、砂仁、當歸、木香、香薷、厚朴。
妊娠洩瀉者,由胃有宿冷,飲食不節:或下焦虛寒,命門火衰;或冷食停飲留滯腸胃;或脾土虛弱,不能運化,加以寒、風、暑、溼乘之,使水道不通,米穀不運,清氣在下,濁氣在上,腸鳴腹痛,洩瀉不止。久則面黃,肌肉消瘦,食少,胎氣不安。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白朮1兩,人參半兩,丁香1分,甘草(炙)1分。
妊娠惡阻,惡聞食臭,但嗜一物,或大吐,時吐清水。
上為末。
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全生指迷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