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連二陳湯

《嵩崖尊生》卷九: 芩連二陳湯

配方組成

半夏、橘紅、白茯苓、甘草、姜芩、姜連、枳實、神曲、麥芽。

功效主治

傷食內熱或傷熱物。

方劑來源出處

《嵩崖尊生》卷九。

《醫學入門》卷八: 芩連二陳湯

配方組成

半夏、橘紅、白茯苓、甘草、黃芩、黃連。

功效主治

嘔吐噦,胃熱挾痰。

方劑來源出處

《醫學入門》卷八。

《便覽》卷二: 芩連二陳湯

配方組成

半夏、橘紅、白茯苓、甘草、砂仁、梔子、黃芩、黃連(俱姜制炒)。

功效主治

胃口有熱,膈上有痰,時作嘔噦。

使用方法

水1鍾半,加生薑5片,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便覽》卷二。

《扶壽精方》: 芩連二陳湯

配方組成

橘紅2錢,白茯苓2錢,軟石膏2錢,片芩(酒炒)5分,白朮5分,黃連(酒炒)5分,防風5分,川芎1錢,天花粉1錢,薄荷8分,半夏(制)7分,羌活5分,甘草(炙)3分。

功效主治

痰飲。

炮製方法

上銼。

使用方法

水1鍾半,加生薑3片,煎8分,食遠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扶壽精方》。

《重訂通俗傷寒論》: 芩連二陳湯

配方組成

青子芩2錢,仙半夏1錢半,淡竹茹2錢,赤苓3錢,川連8分,新會皮1錢半,小枳實1錢半,碧玉散3錢(包煎),生薑汁2滴,淡竹瀝2瓢(和勻同衝)。

方劑來源出處

《重訂通俗傷寒論》。

《外科正宗》卷二: 芩連二陳湯

配方組成

黃芩1錢,黃連1錢,陳皮1錢,茯苓1錢,半夏1錢,甘草1錢,桔梗1錢,連翹1錢,牛蒡子1錢,花粉1錢,木香3分,夏枯草2錢。

功效主治

馬刀。痰癧生於少陽部分,項側結核,外皮漫腫,色紅微熱,或至缺盆高骨上下發腫,形長堅硬作痛。

使用方法

加生薑3片,水2鍾,煎8分,食後服;滓再煎,臨睡服。

方劑來源出處

《外科正宗》卷二。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