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玄胡索、五靈脂、沒藥、乳香各等分。
腹痛,心脾痛。
上為細末。
每服3錢,空心溫酒調下。
《萬氏家抄方》卷三。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乾薑(炮)1兩,訶黎勒(炮,去核)1兩,延胡索1兩,烏梅(去核)半兩。
大腸積冷,下痢不止,裡急後重疼痛。
上為粗散,和白麵裹,慢火內燒令面熟為度,去面焙乾,搗羅為細散。
每服1錢匕,空心、食前米飲調下。
《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輕粉5錢,枯礬5錢,黃柏5錢,硃砂1錢,雄黃1錢。
坐板瘡。
上為末。先用川椒湯洗淨,然後敷藥。
《仙拈集》卷四。
雄黃、硫黃、黃丹、密陀僧、南星。
紫白癜風,初起斑點遊走成片,久之可延蔓遍身,初無痛癢,久則微癢。
上為細末。
先用蔥搽患處,次用姜蘸藥末搽之,搽後漸黑,搽至黑散則愈。
《外科證治全書》卷四。
金線釣葫蘆2錢,紫河車2錢,續隨子(去殼)1錢,雄黃1錢,麝香少許。
一切瘴毒,蛇傷,蠍螫。
上為末。
醋調塗患處;蛇傷,以刀割去損肉,以末幹搽,或以唾調搽,或加騎蛇獅子根葉同前搗用。
《準繩·瘍醫》卷四。
荊芥穗1兩,烏賊魚骨1兩,木賊1兩,白朮1兩,甘草半兩(炙)。
眼疾。
上為細末。
每服1錢,食後米飲調下。
《普濟方》卷七十八引《經效濟世方》。
荊芥穗4兩,白朮2兩,木賊2兩,青鹽1兩(研),甘草(炙)半兩。
目偏視風牽。
上為散。
每服2錢匕,好茶點服。
《聖濟總錄》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