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不拘多少,立冬口取青竹截筒,1頭留節,納甘草於內,以木塞筒口,置廁缸中浸之,至冬至前3日取出,曬乾用。甲己年為君)、黃芩(乙庚年為君)、黃柏(丙辛年為君)、山梔(丁壬年為君)、黃連(戊癸年為君)、香附(童便浸,炒,使)、蒼朮(米泔水浸,炒)、紫蘇(佐)、陳皮(佐)、雄黃(水飛)、硃砂(水飛)。
上前5味,當以其年為君者一味倍用,4味為臣減半,其後6味為佐者,又減臣數之半,於冬至日各製為末,和令勻,惟硃砂、雄黃以半為藥,留半為衣。大人,為丸如梧桐子大;小兒,如黍米大。
每服50丸,空心、食遠面東服,新汲水煎,熱下,日3服。取雪水杵丸。如無,取龍泉水佳。
《保命歌括》卷六。
黃芩(乙庚之年為君)、黃山梔(丁壬之年為君)、黃柏(丙辛之年為君)、黃連(戊癸之年為君)、甘草(甲己之年為君)、香附子、紫蘇。
天行瘟疫。
此5味,各隨運氣為君者,多用一倍。餘4味,又與香附、紫蘇為臣者,減半也。上7味皆生用,為細末,用錦紋大黃三倍煎濃湯,去滓,熬膏為丸,如雞子大,用硃砂、雄黃等分為衣,貼金。
每用1丸,取泉水浸7碗,可服7人。
《韓氏醫通》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