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防己1兩(有花紋者),馬兜鈴1兩(去子)。
一切嗽喘。
上為末。
每服2大錢,水1盞,生豬肉半斤,煎至6分,去滓肉,溫呷藥清汁,臨臥服。
《普濟方》卷一五七引《宣明論》。
黃山屠(即黃柏)、白羽(即白礬,煅存性)各等分。
走馬疳,遍口生疳,作穢臭爛,延及咽喉,敗壞甚速者。
上為極細末用。
《走馬疳急方》。
雄黃2錢,紫草3錢。
痘疔。
上為末。
用油胭脂調下;痘疔挑破,以此點之。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苦參3錢,白殭蠶1錢。
痧疹,咽喉腫痛,不拘初起回後。
上為細末。
吹入。
《活幼心法》卷七。
白聖5分(飛過用,即白飛礬),綠聖6分(生用,即生綠膽礬)。
一切眼症。
先將2味研為細末,複用12圓黑麵將軍,將大碗1個,用水2飯碗,下將軍於碗中,放在飯面上,蒸數10滾,以味盡力度,取去不用,即下2聖於碗內。閉目,一手洗眼外胞,每日3-4次為妙。
《眼科秘訣》卷一。
芫花(醋煮幹)半兩,延胡索(炒)1兩半。
瘧疾,諸般氣痛,小腸氣。
上為細末。
每服1錢,男子元髒氣痛,蔥、酒調下;瘧疾,烏梅湯下;婦人血氣痛,當歸酒調下;諸般氣痛,薄荷湯調下;小腸氣,茴香湯調下。
《奇效良方》卷十五。
枳殼2兩(用麥芽炒過,去瓤用),黃耆2兩,破故紙2兩(微炒)。
腸風、痔漏,不問有無疙瘩,破或不破者。
上為細末。
忌食燒肉,熱面,雞,鮓,牛、馬肉,蔥,蒜,韭,並動風之物一月。
空心好酒調下3大錢;如不飲,米湯調下。
《普濟方》卷二九七。
幹牛糞(燒灰)。
癰疽,發背,陰匿處及通身有數十癰者。
上藥治下篩。以雞子白調塗之,幹復易。
《普濟方》卷二八四。
芍藥、黃柏各等分。
小便出血。
上為末。
每服3錢,食前溫漿水調下。
《普濟方》卷二一五。
紅芍藥、甘草各等分。
舌根腫,咽喉不利。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仍漱咽之。
《普濟方》卷五十九。
幹黑木耳1兩(炒),鹿角膠1分(炒如珠子)。
洩痢,不問新久。
上為細末。
每服3-4錢,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御藥院方》卷七。
黃丹2兩,白礬2兩(飛)。
諸瘡腫。
上為細末。
每服幹摻瘡口上。後用保生錠子,捏作餅子貼之。
《儒門事親》卷十五。
通聖散1兩半,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各1錢。
眼痛不可忍者。
上和勻。每服5錢,水2盞,煎至2-5沸,食後溫服。
《普濟方》卷七十六。
當歸、五靈脂各等分。
婦人產後血上攻,迷悶不醒人事。
上為細末。
每服1-2錢,以酒、童便各半盞調服,不拘時候。
《雞峰》卷十六。
蓮子心1撮,辰砂1分。
失精漏洩,久虛。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空心白湯調下。
《瑞竹堂方》卷一。
訶子10個(大者,半生半炮,去核),大腹皮(洗淨,焙乾)5錢。
風痰壅閉,語音不出,氣促喘悶,手足動搖,似搐非搐。
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煎7分,不拘時候溫服。
《活幼心書》卷下。
吳茱萸(去浮者,炒)、地龍(去土,炒)。
老人、虛人口瘡。
上為細末。
每服用藥5錢,面5錢,醋調,塗兩腳心,油單隔,片帛系定,臨臥用,次日便見效。
《醫方類聚》卷七十七引《澹寮》。
大粉草、大柴胡各等分
癘風痿爛。
上為末。
每服3錢,或酒、或湯下,每日3次。服至百日,自然病癒。
《解圍元藪》卷三。
鐺墨1兩,吳白芷2兩。
難產血昏,嘔逆不省人事,惡血不行,小便秘澀。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童便半盞,溫酒半盞調下。
《醫方類聚》卷二二九引《施圓端效方》。
罌粟殼、車前子(炒)。
下痢赤白,或小便不利,淋澀痛。
上藥各為細末。
每服2錢,米飲下。
《普濟方》卷二一一。
浮萍、香白芷各等分。
疹痘欲出不出。
上為末。
每服半錢或1錢,麝香酒下。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鳳髓經》。
常山1兩,蔥管藜蘆半兩。
中風,痰迷心竅,癲狂煩亂,人事昏沉,痰涎壅盛及五癇、心風。
上為粗末。
每服2錢,用水1鍾,煎至7分,食後溫服。
《濟陽綱目》卷一。
楮子(5月5日採,曬乾)、白茯苓各等分。
魚雞骨刺在喉中不下。
上為末。
每服1大錢,小兒半錢,煎乳香湯調下,溫服。
《普濟方》卷六十四。
羌活、川芎各等分。
產後惡血不盡,及胎衣不下。
上為細末。
每服2大錢,酒少許,水7分,煎7沸,調服。
《產乳備要》。
胡粉、苦參各等分。
癮疹,肌肉青黑。
上各為細末。
溫酒調下;兼塗患處。
《幼幼新書》卷三十七引張渙方。
硫黃1兩,附子1兩。
蟲病,噁心則嘔吐數條,每用殺蟲藥,則吐蟲愈多,此髒寒而蟲不安,失居上膈。
上為末,粳米糊為丸。
每服30丸,米飲送下。
《觀聚方要補》卷三引《孫尚藥方》。
細辛(去苗、葉,華陰者)1分,消石1分。
風頭痛,上焦壅滯,心膈煩熱,並治偏頭痛。
上為細散。
每用半字,發時搐入不痛邊鼻內;如未已,方搐痛邊鼻內。或用紙拈子蘸藥,納鼻中。
《聖濟總錄》卷十六。
白附子(炮)1兩,羌活(去蘆頭)1兩。
耳內出膿水。
上為細末。
用豬腎1只,羊腎1只,切開,每隻入藥末半錢,不得著鹽,溼紙裹煨熟,五更初以溫酒嚼下,續吃粥壓。
《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麻黃根2兩,故敗扇(燒取灰)半兩。
產後虛汗不止,煩倦少力。
上為散。
每服2錢匕,煎人參湯調下,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威靈仙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
小兒風蚛牙疼。
上為散。
每用藥1錢匕,水1盞,醋半盞,蔥白1握(切)、煎至6分,熱渫冷吐。
《聖濟總錄》卷一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