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別研)半錢,雌黃(別研)半錢,砒(別研)半錢,白礬(別研)1兩,黃丹1兩,蛇床子(取末)1兩,(艹閭)茹1兩,白膠香1錢(別研),輕粉1錢。
瘡癬疥痞,紫白癜風。
上藥用麻油4兩,入巴豆4枚,煎黃色,去巴豆入眾藥,又入黃蠟少許,熬作膏子。
先用荊芥湯洗,後用藥擦之。
《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大黃2兩,黃連2兩,黃芩2兩。
服石身體生熱瘡。
上藥以好苦酒漬1宿,豬膏2斤,微火煎3沸,去滓摩之。
《醫心方》卷二十引秦承祖方。
皂角3個,斑蝥20個,巴豆20個,黃柏半兩。
疥瘡久不愈者。
上將臘脂1斤,煎至藥黑色,濾去滓,次入硫黃、雄黃末,攪勻。
搽。
《普濟方》卷二八○。
黃梔子(去殼)1兩,黃柏皮(去粗皮)1兩,槐花1兩,黃連1兩。
杖瘡。
上為粗末,用井水1碗,浸藥1宿,次日去滓,用無灰白皮紙將藥水浸之令透,取曬乾,次用麻黃3兩,輕粉50文(煎油成膏入),蓖麻子7粒(煎焦取出),杏仁7粒(煎焦取出),黃丹1兩(煎油成膏入),將油刷紙上,成油單紙。
看杖瘡大小貼之。
《普濟方》卷三一四。
生大黃3兩(為末),樟腦1兩5錢(研末),黃丹3兩(水飛過),黃香3兩,生豬油3兩。
杖瘡。
將豬油熬熟,入餘藥化,為膏1大個。
貼棒瘡上,外用布纏緊。
《洞天奧旨》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