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爐甘石3兩,熟石膏3兩,赤石脂3兩。
一切溼疹及燙傷。
上為細末。
麻油調搽。
《中醫外科學講義》。
煉成鍾乳2兩,紫石英1兩(細研,水飛過),白石英1兩(細研,水飛過),人參3分(去蘆頭),白朮3分,白茯苓1兩,細辛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川椒3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杜仲1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牡蠣1兩(燒為粉),乾薑2-3分(炮裂,銼),防風1兩(去蘆頭),桔梗半兩(去蘆頭)。
風勞積冷。
上為細散,入研了藥令勻。
每服2錢,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
《聖惠》卷三十八。
人參1錢,白朮1錢,當歸1錢,白芍藥1錢,桔梗1錢,知母1錢,山梔子1錢,茯苓2錢,連翹2錢,天花粉2錢,幹葛2錢,肉桂半錢,藿香半錢,木香半錢,甘草6錢,樸消1兩6錢,寒水石8錢,石膏8錢,滑石1兩,大黃8錢。
瘡瘍,消渴小便數。
上為散。
每服5錢,水1盞,加生薑3片,煎至1半,用布絹絞汁,入蜜少許,1日3服。漸加1兩重,常使小便疏通。
《仙傳外科集驗方》。
鍾乳5分,紫石英5分,白石英5分,人參10分,栝樓根10分,蜀椒10分,乾薑10分,附子10分,牡蠣10分,桂心10分,杜仲10分,細辛10分,茯苓10分,白朮5分,桔梗5分,防風5分。
風勞毒冷,百治不愈者。
上藥治下篩。
少年勿用之。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行10數步至50步以上服此大佳。
《幹金》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