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痺湯

《婦人良方》卷三: 三痺湯

配方組成

川續斷1兩,杜仲(去皮,切,薑汁炒)1兩,防風1兩,桂心1兩,華陰細辛1兩,人參1兩,白茯苓1兩,當歸1兩,白芍藥1兩,甘草1兩,秦艽半兩,生地黃半兩,川芎半兩,川獨活半兩,黃耆1兩,川牛膝1兩。

功效主治

血氣凝滯,手足拘攣;風痺、氣痺等疾。下肢痛,常因坐臥陰冷潮溼之處引起,痛時伴有寒冷、沉重感覺,或足脛有輕微浮腫。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水2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至1盞,去滓熱服,不拘時候;但腹稍空服之。

方劑來源出處

《婦人良方》卷三。

《張氏醫通》卷十四: 三痺湯

配方組成

人參1錢,黃耆(酒炒)1錢,白朮1錢,當歸1錢,川芎1錢,白芍1錢,茯苓1錢,甘草(炙)5分,桂心5分,防己5分,防風5分,烏頭(炮)5分,細辛3分,生薑3片,紅棗2個。

功效主治

治風寒溼氣合病,氣血凝滯,手足拘攣,治腰痛兼溼,痛必酸而麻木者。

使用方法

水煎,不拘時候熱服。

方劑來源出處

《張氏醫通》卷十四。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