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奇湯

《衛生總微》卷十一: 三奇湯

配方組成

御米殼2兩(塗蜜炙),酸石榴皮1兩(塗蜜炙焦),阿膠半兩(蛤粉炒,去粉)。

功效主治

小兒白痢。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每服半錢,乳食前用烏梅、甘草湯調下。

方劑來源出處

《衛生總微》卷十一。

《普濟方》卷一五七引《海上方》: 三奇湯

配方組成

烏梅3個(拍碎),白餳2塊,米囊皮3個(去瓤,蜜炙,為粗末)。

功效主治

咳嗽。

使用方法

上藥以齏汁大半盞煎,去滓,臨臥服。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一五七引《海上方》。

《辨證錄》卷五: 三奇湯

配方組成

玄參1兩,幹葛3錢,天花粉3錢。

功效主治

春月傷風汗多,微發熱惡風,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辨證錄》卷五。

《便覽》卷四: 三奇湯

配方組成

金銀花2錢,赤芍1錢,甘草節1錢,穿山甲(蛤粉炒)1錢,白蒺藜(去刺,炒)2錢,白殭蠶(炒)1錢半,連翹1錢半,當歸尾1錢半,蜈蚣1條(去頭足尾,焙),皂角刺1錢,大黃3錢。

功效主治

楊梅瘡未破,疳瘡,腫毒,便毒,四肢腫毒。

使用方法

用水、酒各1鍾,煎至1鍾,空心熱服。其毒化為膿水,從大便瀉出。

方劑來源出處

《便覽》卷四。

《衛生寶鑑》卷十一: 三奇湯

配方組成

桔梗3兩(蜜拌甑蒸),甘草2兩(半生半炒),訶子大者4個(去核,兩個炮,兩個生)。

功效主治

感寒語聲不出。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10錢匕,入砂糖1小塊,水5盞,煎至3盞,時時細呷,1日服盡,其聲速出。

方劑來源出處

《衛生寶鑑》卷十一。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