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1兩,礬1兩,消1兩,汞1兩,皂礬1兩,鵝管石3錢,硃砂3錢。
上為細末,入罐封固,升3炷香,冷定取藥。
配生肌散用。
《靈藥秘方》卷下。
木香半兩,枳殼1兩(麩炒,去瓤),白茯苓(去皮)1兩,川楝子(酥炒)1兩,知母(去毛)1兩,小茴香(鹽炒)1兩,甘草(去皮)1兩。
虛損,小便頻數。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空心細嚼,溫酒送下,幹物壓之。
《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瑞竹堂方》。
防風、蟬蛻、銀花、歸尾、膽礬、紅花、薄荷各等分。
眼圈邊生包。
水煎洗。
《眼科應驗良方》。
何首烏(甜瓜瓣者,九蒸九曬)4兩,人參(去蘆)2兩,生地黃2兩(酒洗),熟地黃2兩(酒洗),麥門冬(去心)2兩,天門冬(去皮心)2兩,小茴香2兩(炒黃色,秋、冬用),白茯苓(去皮)2兩(春、夏用)。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忌三白(蔥、蒜、蘿蔔)房事,合時勿犯鐵器。
每服1丸,嚼爛,好黃酒送下,鹽湯亦可;或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酒送下亦可。
《丹溪心法附餘》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