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散

《朱氏集驗方》卷十二: 一醉散

配方組成

貝母、香白芷各等分。

功效主治

疸(疒其)。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酒服。次飲酒醉為妙,酒醒而病去矣。

方劑來源出處

《朱氏集驗方》卷十二。

《病機沙篆》卷六: 一醉散

配方組成

硃砂5錢,蔓陀蘿花2錢5分。

功效主治

狂症。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2錢,酒送下,若醉便臥,勿驚之。

方劑來源出處

《病機沙篆》卷六。

《普濟方》卷三七五引《全嬰方》: 一醉散

配方組成

辰砂半兩,乳香半兩,酸棗仁(炒,去皮)半兩,全蠍3錢。

功效主治

小兒急、慢驚風,潮發進退,並十歲兒,風狂胡走,揮揚手足。大人風狂亦效。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三歲兒半錢,好酒調下,盡醉服之。睡著忌勿驚動,自覺即安。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三七五引《全嬰方》。

《儒門事親》卷十二: 一醉散

配方組成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草龍膽、防己。

功效主治

兩目暴赤,發痛不止。

方劑來源出處

《儒門事親》卷十二。

《普濟方》卷四十九引《德生堂方》: 一醉散

配方組成

枸杞子4兩,蓮子心4兩,槐角子4兩,生地黃4兩。

使用方法

上用好酒1鬥浸,春5、夏3、秋7、冬10日,每日飲1盞,7日後飲盡。大醉見效。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四十九引《德生堂方》。

《普濟方》卷一八五: 一醉散

配方組成

川山甲(炮)2兩,麻黃(不去節)2兩,良姜2兩,石膏半兩。

功效主治

風溼痺走注,肢節疼痛。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好酒1碗,熱調下。出汗為效。休著風,衣被蓋之。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一八五。

《普濟方》卷四十九: 一醉散

配方組成

槐子4錢,旱蓮草4分,生地黃半兩。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

使用方法

無灰酒1瓶,將藥投酒內,密封之,浸20日,取酒飲,一醉後,覺來鬚髮盡黑。恐人不信,將白雞、犬喂試之,白毛雞、犬皆變為黑雞、犬也。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四十九。

《玉案》卷五: 一醉散

配方組成

青皮1錢5分,小茴香1錢5分,陳皮1錢5分,青木香1錢5分,荔枝核1錢5分,橘核1錢5分,大茴香1錢5分,青鹽5分,生薑5片。

功效主治

寒熱不調,致患疝氣。

使用方法

不拘時服。

方劑來源出處

《玉案》卷五。

《普濟方》卷二八一: 一醉散

配方組成

全蠍14個(瓦上焙乾),蟬蛻14個(去頭足),地龍14條(去沙),白殭蠶14個(直者),凌霄14個(全者),防風1兩,紫菀1兩。

功效主治

遍身癬。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共作1服。

使用方法

用好酒3升,量酒多少得所;羊蹄根如大指大兩莖,研細,與藥同研勻,同煎3-5沸,通口服之,作1氣服盡,服了便入浴。將滓再研令細,就浴抓破,搽有癬處。搽了不必揩,避風處歇臥定,只1服取效。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二八一。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