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幹)3分,高良薑(銼)3分,厚朴(去粗皮,薑汁塗炙3遍)1兩。
霍亂下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加生薑半分(拍碎),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4-5次。
《聖濟總錄》卷四十。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人參1分,甘草(炙)半兩。
小兒冷痢,心腹脹滿,乾嘔不止。
上為粗末。
1歲兒每服1錢匕,水半盞,加生薑2片,同煎至3分,去滓,分溫3服,食前服,1日2次。
《聖濟總錄》卷一七八。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柴胡(去苗)1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3分,枳殼(去瓤,麩炒)3分,訶黎勒皮3分,木香半兩,升麻半兩,五味子半兩。
胸脅短氣妨悶,不下食。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取7分,去滓溫服。
《聖濟總錄》卷六十七。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桂(去粗皮)半兩,半夏(湯洗7遍,炒幹)3分,吳茱萸(湯洗,焙乾,炒)1分。
傷寒胸中痞滿,心腹冷痛。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1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
《聖濟總錄》卷二十五。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紫菀(去苗土)1兩,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桑根白皮(銼)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甘草(炙,銼)半兩,桔梗(炒)半兩。
傷寒後肺氣壅,咳嗽聲不出。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
《聖濟總錄》卷二十四。
陳橘皮(去白,焙)2兩,甘草(炙)1兩,白朮3兩。
霍亂吐利。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竹葉10片,生薑半分,小麥汁半盞,煎至8分,去滓溫服,日3次。
《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陳橘皮(去白,焙)1兩半,甘草(炙,銼)半兩,枇杷葉(拭去毛)1兩半(薑汁炙),粟米3合。
傷寒後胃氣虛熱,乾嘔不止,煩渴。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卷二十五。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栝樓實1枚(去皮瓤,用子),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1分。
胸痺連心氣悶,喉中塞不通。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各1次。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乾)1兩半,吳茱萸(陳者,水淘7遍,炒幹)1兩半。
息積,脅下氣逆滿悶。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加鹽少許,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卷五十七。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高良薑1分,人參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甘草(炙,銼)半分。
小兒脾胃氣弱,乳不消化。
上為粗末。
1-2歲兒每服1錢匕,水7分,煎至3分,去滓,食前溫服,至晚3服。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陳橘皮(去白,炒)半兩,白朮(切,炒)半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黃耆半兩,酸石榴皮(洗,切)半兩,熟乾地黃半兩。
產後惡血下多,氣虛頭目眩暈,沉沉默默,不省人事。
上為粗末,分作三劑。
每劑用水5盞,加生薑5片,大棗5枚(擘),同煎至3盞,去滓稍熱服,時服1盞。
《聖濟總錄》卷一六○。
陳橘皮(湯浸,去白,麩炒)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銼)1兩,乾薑(炮)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白朮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塗炙)1兩,半夏(湯浸7遍去滑,麩炒)1兩,訶黎勒5枚(煨,去核),檳榔2枚(銼),草豆蔻2枚(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沉香(銼)1兩,木香1兩。
脾臟虛冷,邪正氣相擊搏,腹內虛鳴。兼治陰陽二毒傷寒。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3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熱服。傷寒並2服。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甘草(炙,銼)2兩,桃仁54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炒),訶黎勒皮3兩。
氣勞心腹妨悶,不欲飲食。
上為粗末,和勻。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加獖豬膽汁少許,食後溫服,良久再服。
《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兩,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40粒。
乾霍亂,腹脅脹滿,不吐利,心胸悶亂不可忍。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3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乾薑(炮)、甘草(炙)各等分。
中熱暍垂死。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5-7沸,去滓,稍稍令咽。勿頓與之,以蘇為度。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