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齒湯

《聖濟總錄》卷十四: 龍齒湯

配方組成

龍齒3兩,麥門冬(去心,焙)3兩,遠志(去心)2兩半,茯神(去木)2兩半,防風(去叉)2兩,甘草(炙,銼)2兩,人參(銼)2兩,羚羊角(鎊)2兩。

功效主治

風驚恐怖,或因迫逐驚懼,悲傷感動,志意顛越,言語失次。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大棗3枚(拍破),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午時、夜臥各1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十四。

《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龍齒湯

配方組成

龍齒(搗)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犀角(鎊)1分,木通(銼)1分,黃芩(去黑心)1分,牛黃(研)半錢。

功效主治

傷寒剛痙,身熱不渴,煩悶頭疼。

炮製方法

上藥除牛黃外,各銼細,分作2服。

使用方法

每服用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入牛黃1字攪勻,不拘時候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龍齒湯

配方組成

龍齒3分,人參3分,芍藥半兩,淡竹茹半兩,當歸(切,焙)半兩,半夏曲半兩,茯神(去木)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木香1分,茅根1分,銀半斤(用水3升,煎取1升)。

功效主治

心虛驚悸,睡臥不安。

炮製方法

上藥除銀外,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用銀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龍齒湯

配方組成

龍齒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人參1兩,遠志(去心)3分,甘草(炙,銼)1分。

功效主治

鬼黃,病人汗不出,漸加困重,惙氣心脹,唇黑,遍身黃,妄見異物。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鬼黃,宜烙中脘穴,更灸2-7壯,次烙背心及灸上囟1-7壯,又烙心俞、肝俞、腎俞。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普濟方》卷三八五: 龍齒湯

配方組成

麥門冬(去心)2錢,地骨皮2錢,遠志(去心)2錢,人參(去蘆頭)2錢,白茯苓(去皮)2錢,甘草(微炒)2錢,防風(去蘆頭)2錢,紫石英1錢,石膏1錢,羚羊角1錢,龍齒2錢。

功效主治

小兒潮熱往來,睡多盜汗,肌體瘦,久不愈者。

使用方法

每服2錢,水6分,煎至4分,去滓,乳食後、臨臥溫服。

方劑來源出處

《普濟方》卷三八五。

《聖濟總錄》卷一七七: 龍齒湯

配方組成

龍齒1分,大黃(銼,炒)1分,枳殼(大者)1枚(去瓤,麩炒黃),樸消1分,甘草(炙,銼)1分。

功效主治

小兒百日以來,痰實壯熱兼驚。

炮製方法

上為粗末。

使用方法

每服1錢匕,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食前溫服,日2次。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七七。

《醫方大成》卷五引《簡易方》: 龍齒湯

配方組成

官桂2兩半,半夏2兩(湯泡),人參(去蘆)1兩,白茯苓(去皮)1兩,甘草(炙)1兩,當歸1兩,龍齒(研)1兩,桔梗(炒)1兩,茯神(去皮)1兩,遠志(去心)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黃耆(蜜炙)1兩。

功效主治

心下怔忡,常懷憂慮,神思多驚,如墮險地,小便或赤或濁。

炮製方法

上為末。

使用方法

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粳米100粒,煎服。

方劑來源出處

《醫方大成》卷五引《簡易方》。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