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錫丸

《本事》卷二: 黑錫丸

配方組成

黑鉛3兩,硫黃3兩(謂如硫黃與黑鉛各用3兩,即以黑鉛約8兩,銚內熔化,去滓苴淨,盡傾淨地上,再於銚內熔,以皮紙五重,撮四角如箱模樣,傾黑鉛在內,揉取細者於絹上羅過,大抵即損絹,須連紙放地上,令稍溫,紙焦易之,下者居上,將粗鉛再熔、再揉再羅,取細者盡為度,稱重3兩,即以好硫黃3兩,研細拌鉛砂令勻,於銚內用鐵匙不住攪,須文武火不緊不慢,俟相乳入,傾在淨磚上),葫蘆巴(微炒)1兩,破故紙(炒香)1兩,川楝肉(去核,微炒)1兩,肉豆蔻1兩,巴戟(去心)半兩,木香半兩,沉香半兩。

功效主治

丈夫元髒虛冷,真陽不固,三焦不和,上熱下冷,夜夢交合,覺來盜汗,面無精光,肌體燥澀,耳內虛鳴,腰背疼痛,心氣虛乏,精神不寧,飲食無味,日漸瘦悴,膀胱久冷,夜多小便;婦人月事愆期,血海久冷,惡露不止,赤白帶下;及陰毒傷寒,面青舌卷,陰縮難言,四肢厥冷,不省人事。

炮製方法

上將砂子研細,餘藥末研勻入碾,自朝至暮,以黑光色為度,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陰乾,布袋內挾令光瑩。

使用方法

急用棗湯吞100-200丸,但是一切冷疾,鹽酒、鹽湯空心吞下30-40丸;婦人艾醋湯下。

方劑來源出處

《本事》卷二。

《三因》卷七: 黑錫丸

配方組成

硫黃2兩(椎如皂莢子大,候鉛成汁,入硫黃在內,勿令焰起,候硫黃化,傾出於9重紙,納入一地坑,以碗蓋火出),川楝子2兩,黑鉛(不夾錫者,先熔成汁)2兩,陽起石(煅)半兩,木香半兩,沉香半兩,青皮(炒)半兩,肉豆蔻1兩,茴香(炒)1兩,官桂(去皮,不見火)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葫蘆巴(炒)1兩,破故紙(炒)1兩,烏藥(去木,銼)1分。

功效主治

陰陽不升降,上熱下冷,頭目眩暈,病至危篤,或服暖藥,僭上愈甚者。

炮製方法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使用方法

每服30-50至100丸,食前濃煎人參、茯苓、姜、棗湯送下。

方劑來源出處

《三因》卷七。

推薦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