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散

《準繩·幼科》卷二: 黑散

配方組成

黃連2錢,黃芩2錢,大黃2錢,黃柏2錢(同燒存性)。

功效主治

小兒偏墜,狐疝氣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者。

炮製方法

上為極細末。

使用方法

雄豬膽汁、蜜同調敷。

方劑來源出處

《準繩·幼科》卷二。

《千金》卷五: 黑散

配方組成

麻黃半兩,大黃6銖,杏仁半兩。

功效主治

小兒變蒸,中挾時行溫病;或非變蒸時而得時行者。小兒傷寒發熱。

炮製方法

先搗麻黃、大黃為散,別研杏仁如脂,乃細細納散,又搗令調和,納密器中。

使用方法

1月兒服小豆大1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汗出溫粉粉之,勿使見風。百日兒服如棗核大。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卷五。

《幼幼新書》卷十引《莊氏家傳》: 黑散

配方組成

乾薑半兩,甘草1分。

功效主治

慢脾風,目垂面白。

炮製方法

上入瓷盒內,用火煅存性,為末,煅須恰好,過則力太緩,不及則性太烈。

使用方法

每服1錢或半錢,濃煎烏梅湯調下,臨時更看男女大小加減服之。

方劑來源出處

《幼幼新書》卷十引《莊氏家傳》。

《聖濟總錄》卷十五: 黑散

配方組成

天南星1枚重1兩(銼),皂莢2挺(不蚛者,寸截,2味同燒,令通赤,放冷,細研,稱2兩),芎末1分,荊芥穗末半兩。

功效主治

首風,頭痛不可忍。

炮製方法

上為散。

使用方法

每服1錢匕,臘茶調服,蜜水亦得,不拘時候。

方劑來源出處

《聖濟總錄》卷十五。

《千金》卷三: 黑散

配方組成

麻黃1兩,貫眾1兩,桂心1兩,甘草3兩,乾漆3兩,細辛2兩。

功效主治

產後下痢。血結於內,腹脹喘逆。

炮製方法

上藥治下篩。

使用方法

每服5撮,酒送下,日再服,麥粥下尤佳。

方劑來源出處

《千金》卷三。

推薦方劑